談生命 教案
[教學步驟] 一、學生齊讀課文 二、鑒賞哲理美 1.品味關鍵語句,理解其深層含意。 多媒體顯示: (1)她(大海)多么遼闊,多么偉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3)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4)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7)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學生自由選句評析,集體交流。 明確:(1)句中的“大!敝干臍w宿!肮饷鳌毕笳魃_到輝煌的頂點,“黑暗”指生命的終結。生命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光明”與“黑暗”相生相隨。 (2)生命是一種過程,應當從容鎮定地面對死亡,顯示了作者“生而何歡,死而何懼”的平常心。 (3)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輪回”說,冷靜、客觀、從容地面對生命,熱愛生命,表現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4)人的一生會遇到快樂、悲哀、嘲諷甚至反對,快樂與痛苦相生相隨。 (5)雖然每一個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組成整個人類卻可以創造歷史,推動社會前進。表現出作者浩渺的思緒、寬廣的胸襟。 (6)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才,都能為人類作貢獻,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7)闡述生命中快樂與痛苦的辯證法,表明作者對生命規律的判斷、認識。 (8)這一句話與孟子的“生于憂患”表意相同,我們要學會享受痛苦、感謝痛苦。 2.提問: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討論并自由發言。 示例:生命的本質和規律,在于蓬勃成長,奮勇前進,任何力量也無法阻礙它、壓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終而歸于消亡,其間幸福與痛苦、順境與逆境相伴相隨。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其間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種幸福。 生命存在于運動之中,生命的過程是進取、斗爭的過程。 個體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個體生命最終要回歸宇宙大生命的母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