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這土地》課堂教學實錄
師:文學的魅力是巨大的。在這個領域里,我們隨口就能說出一連串光輝的名字。在這些閃光的名字當中,有不少是后來才改弦易轍,加入到這個行列里來的。同學們,能說出多少位后來改行成為詩人或作家的?生:魯迅先生(魯迅先生是我們大家最熟知的一位,他是棄醫從文)
師:中國現代文壇還有一位棄醫從文的文學泰斗,知道是誰嗎?
生:郭沫若先生。
師:冰心先生青年時期也曾立志當一名醫生,但“五四”的一聲驚雷將她震上了中國的文壇。
生:當代女作家畢淑敏從事醫學工作20多年,在西藏阿里高原的部隊就工作了XX年。
師:看來棄醫從文的作家詩人還真不少。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棄畫從文的詩人,他就是有著“泰斗”和“王子”之稱的,堪稱中國詩壇長青樹的大詩人艾青(板書:艾青,打出詩人頭像)同學們,有讀過艾青的詩的嗎?你了解艾青多少,給同學們說說。
生:介紹艾青
師:19xx年艾青出生在浙江一個中等地主家里。由于艾青出生時是難產,迷信的父親請來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說艾青命里克父母。于是,父親立刻把艾青送往同村一個貧苦婦女大葉荷的家中哺乳寄養。艾青在大葉荷的家中被寄養了五年,塑造了他樸實、正直、善良的性格。1932年,在法國學習了三年繪畫的艾青回到了祖國,并辦起了“春地畫社”。由于畫展內容有反映現實黑暗,反映勞苦大眾疾苦的傾向,艾青與畫社的13名青年一起被捕了。三年的獄中生活竟使艾青完成了由畫家到詩人的過渡。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誕生在獄中。從此,詩人踏入到了為我們民族的命運歌唱與吶喊的行列,將個人的悲歡融合到時代的悲歡之中,創作了大量詩歌,他的詩鼓舞和激勵著無數熱血青年走向為民族事業而戰的革命道路。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這樣的詩——《我愛這土地》。哪位喜歡詩的同學來給大家讀一讀。
生:讀詩。
師:你們感覺這首詩應該用一種怎樣的語調來讀?
生:低沉,緩慢。
師:根據你的理解,你再來為大家朗讀一遍,好吧?
生讀
自由朗讀1分鐘。詩人艾青善于用“的”連接的長句表達感情,這是艾青詩歌的一大特色,散文化的特點。
師:讀懂了嗎?讀懂一點說一點。你讀懂了什么?或者你讀出了什么?說說你讀這首詩的感受。
生:詩人對祖國的熱愛。
師:能不能說說你是怎么讀出這一點的?
生表達自己的看法。
師:說的好,他讀出了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這就是讀懂了詩人的情感。(理解的非常好,詩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正是這首詩的主旋律,這就是讀懂了詩人的情感。)
生認為這首詩寫于戰爭年代。
師:哪一段戰爭?37——45,長達八年之久,對中華民族來說,那是一段艱苦而漫長的苦難歲月。如果你沒有看到這首詩的創作時間,你還能不能從詩中讀出這些內容來呢?
生:暴風雨打擊著的土地
師:暴風雨,這個詞有著深刻的內涵,對吧?這一句讓你聯想到了什么呢?
生:暴風雨就象征著戰爭或者某種災難。暴風雨打擊著的土地就象征著戰爭或災難籠罩著的祖國大地。
師:品味詩歌是需要敏銳的感覺的,他的回答是否啟發了你,除了這一句,你感覺還能從哪些詩句讀出這一點?
生: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嘶啞的喉嚨,眼里常含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