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愛在屋檐下 知識點復習
第一課 愛在屋檐下 知識點復習
1、家庭的含義: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而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p5
2、你對家的理解:
(1)家是我們的情感棲息地、是我們的物質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娛樂天地、天然學校和今后發展的大本營。(家是什么?)
(2) 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3、家庭關系確立的幾種情形: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系結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而組成家庭;隨父(母)再婚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與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與子女間的法定權利義務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4、家庭結構的類型 p5
核心家庭(是由父母與未婚子女兩代人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組成的家庭);
單親家庭(父母中的一方與子女一起生活);
聯合家庭(父母與多對已婚子女組成的家庭,或者已婚同輩聯合組成的家庭)。
5、為什么說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 p6
(1)在家庭關系中,最主要的是與父母的關系。
(2)與父母的血緣關系不可改變:父母子女關系的確立,絕大多數基于血緣關系。
(3)生命是父母給予的,這種關系無可選擇、無法改變。
(4)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
6、對于父母收入低或父母有生理缺陷,你應該怎么認識?
自己的家境可能不富裕、自己的家長可能很普通,但是人是平等的,家長職位低,收入少,并不影響他們在我們心中的高大形象,更不是我們自卑的理由。自己的家長可能有生理缺陷,這是他們不同于別人的特點,而不是我們看不起家長的理由,明理者不嫌父母丑。不管出生在什么家庭,我們與父母的血緣親情關系是無法改變的。
7、我們應怎樣對待家庭的良好傳統? (如何認識自己的家)
(1)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家,特別是要了解自己的父母。
(2)要了解、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學習家人的優秀品質,立志為家庭作出自己的貢獻。
8、我們為什么要熱愛自己的父母?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的港灣和第一所學校;父愛深沉,母愛無私,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也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視我們為掌上明珠,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我們,使我們盡享家庭的親情和溫暖。
9、父母能否拒絕撫養子女? (父母為什么要撫養和教育子女)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是親情的自然流露,是傳統美德的彰顯和發揚,又是當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10、我們要熱愛我們的家原因(感受家的溫暖)
(1)從各個方面感受家庭帶給我們的溫暖:家是人們的情感棲息地、物質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娛樂天地、天然學校和今后發展的大本營。(家是什么?)
(2) 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3)熱愛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觸最深的話,表達對父母的敬愛之情。 p11
11、孝敬父母的含義: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敬重和愛戴父母。
12、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1)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