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走科教興國之路》學案
a、好奇心是創新的最初動力,是科技發明的起點
b、愛因斯坦完全是靠好奇心取得的成功
c、有了好奇心就會在學習、科學上取得成就
d、任何好奇心對我們的成長都有積極的影響
5、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劉向陽把中國和新加坡、荷蘭的人才進行比較,認為中國學生研讀書本和應付考試的能力較強,動手能力較差。這啟示我們要( )
①勤于動腦,勤于動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②要善于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③創新是人人必備的素質④開發自己的潛能,提高創新能力(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材料一:XX年1月11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首先向獲得XX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谷超豪、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頒發獎勵證書;隨后,等國家領導人向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的代表頒獎。
材料二:國務院總理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強調,科技創新不僅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強大武器,也是經濟持久繁榮的不竭動力。
⑴、黨中央、國務院隆重召開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充分說明什么?
⑵、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總理為什么著重強調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
⑶、科教興國,學子任重。作為中學生,你打算怎樣成為創新型人
五、學后反思 更進一步
針對自己在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查缺補漏,強化記憶。
檢測題答案:
1、d 2、b 3、d 4、a 5、b
6、⑴黨和政府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始終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
⑵①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科技水平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人口素質較低,嚴重影響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速度和規模。
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它決定著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速度。科技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③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力量之源,發展之基,科學技術的本質就是創新。目前,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較低,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要想真正地縮小差距,趕超發達國家,關鍵是靠創新。只有把科技進步的基點放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持續創新能力上,才能實現我國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真正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沒有創新,就要受制于人,沒有創新,就不能趕超發達國家。
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我們大力
推進科學技術的自主創新。
⑶①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努力學習,艱苦奮斗,立志成為創新人才。
②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進行創造性學習。
③激發好奇心,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
④獨立思考,善于觀察,大膽想象,培養“求異思維”勇于質疑,讓創新思維閃光。
⑤努力學習,積累知識,為創新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
⑥學以致用、勇于實踐,從小發明、小制作開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⑦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為國家的科技發展和經濟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