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題: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
○在確定了報考研究生的目標后,小張的行動發生了哪些變化?
老師提示:由輕松變得緊張起來,變得有壓力。有壓力就有動力。
歸納:理想總是指向未來。表現為奮斗目標,對人的行動有導向、驅動和調控的作用。如果缺乏理想,就會使人缺少一種穩定、持久的內在激勵,容易受到各種干擾;如果缺乏理想,我們的學習與生活就會缺乏前進動力,甚至會迷失方向。
在人生發展的過程中,理想激勵我們不斷超越自己,讓我們充滿了實現自身價值的喜悅,使我們人生充滿興奮。
二、通向理想之路(板書課本p127)
1.談談你的看法:
柏 惠
認 為 自己容貌出眾,歌聲動聽,一定能當上歌星。但
是多次參加比賽都失敗了。不過她始終堅信有一天會
被伯樂賞識的。 漂亮、甜蜜不是成為歌星的唯一條件。
韓 澎
同 學
認 為 雖然矮小,但很靈活,在學校里打籃球小有名氣,
他對學習不感興趣,覺得自己早晚是要成為一名籃球
運動員的。 身高有嚴格要求,靈活不是唯一條件。
宋 哲
同 學
認 為 學習成績不好,喜歡畫畫,希望有一天到國外學
習繪畫藝術,但他家境并不富裕。 出國要花一大筆錢,你家有嗎?
○你對他們的理想有什么看法?
○你認為他們的理想能夠實現嗎?為什么?
老師歸納:我們都希望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由于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局限,理想和現實之間有些差距。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該如何呢?
引用:列夫.托爾泰的一句話來回答
2.師生共同討論(材料略,見課本p128上)
○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李靜遇到了哪些困難?
老師提示:沒經驗、學歷低。
○她能夠戰勝困難,靠什么?
老師提示:對此做出規劃,并且付出努力。
○李靜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她還需要做些什么?
老師提示:繼續學習,積累經驗,逐步完善自己。
歸納:實現理想,需要對人生做出規劃。這個規劃要盡可能長遠,這樣我們就不會在人生的某個方面或階段因為找不到目標而迷失方向;這個規劃還盡可能具體,可以按時間遠近、重要程度劃分為若干階段性的目標。這樣一步一步地付出努力,理想就不會僅僅是我們的美好理想。
3.談談著名科學家楊振寧(材料略,見課本p128-129)
○如果楊振寧不放棄做實驗論文的初衷,結果會怎樣?
老師提示:可通過一定的努力,獲得一定成績,但是因為他的動手能力不強,不會有今天這樣的輝煌。
4.回顧前面表格,回答下列問題:
○這些理想實現的可能性如何?
○如何才能實現這些理想?
○我們目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歸納:我們的具體理想不僅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發展的。有時我們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等情況,對自己的理想適當的調整,以縮短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推動理想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