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第一框 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
鞏固題:為什么我國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初級階段?書p58
(1)我國必須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經歷一個相當長的初級階段
自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了輝煌成就,舉世矚目。但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很多方面都還很落后,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我們知道,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生產工具。然而在我們結合"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中談一談你所見到的農村、工廠的生產工具情況。(學生回答,教師舉例)
例1:在農村,那里基本上都是使用鋤頭、鐮刀、牛犁這些極簡陋的工具和畜力耕作。21世紀的中國農民使用的多是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的農具,幾千年沒變,太落后了!
例2:目前我國先進生產設備的現代化工廠、企業畢竟不很多,大部分企業設備還比較陳舊落后。現在工人的下崗有許多就是因為原來所在的工廠設備陳舊落后,導致企業破產倒閉而下崗的。
這兩個材料表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狀況還比較低。
①我國現階段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板書)l
我國現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不僅有歷史的原因,而且還有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等現實原因。(舉例)
材料一:科技是企業競爭力的根本來源。據資料統計,我國的發明專利只有日本和美國的30%,韓國的1/4。近XX年,外國企業和國內企業在中國申請發明專利的比例是6.4:1。
材料二:(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
每10萬人口中
大學程度者
高中程度者
初中程度者
小學程度者
3529
10892
33188
34888
所占百分比
3.53%
10.89%
33.2%
34.89%
注: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國15歲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有1.8億,占總人口的15.88%,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國家;更為嚴重的是,目前初中普及率僅為68%,有500萬適齡兒童因貧困不能入學,在校生中每年流失小學生400多萬,每年產生200萬新文盲。
材料三:1995年,我國國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為8年左右,與世界平均水平相差3年,1999年,我國從業人員中初中和小學文化程度的比例為70%左右,文盲率仍然高達10%左右,尤其是大專以上的比例不到4%,遠遠低于其他國家的平均水平。這些都直接制約了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1999年,我國每10萬人口中高等學校在校人數為594人,只相當于我國一些周邊國家5年前的水平,而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就更大(美國、日本、以色列1995年分別為5049人、1943人和2742人)。這直接影響了我國的國際競爭能力。
上述材料和圖表,反應出一個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目前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還有很大差距。
②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板書)
目前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在中國大地上扎下了根,并初步顯示出了其巨大的優越性。那么,這是否意味著社會主義制度就已經完美無缺了呢?請大家舉例說明。(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不是。從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方面來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有待于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來完善。從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來看,加強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實現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還需要進一步創造很多條件,還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也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因此,社會主義的具體制度還不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