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政治復習提綱3
二、公民身份的內涵 ①作為公民,個人與國家之間有特定的法律關系是受國家憲法和法律管轄和保護的個人。②作為公民,我們具有國家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公民權利和公民義務。③作為公民,我們享有平等的權利。也就是說,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表現在: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名項權利和自由;所有公民律平等地承擔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執法機關對于任何公民在適用的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怎樣樹立公民意識,做個合格公民 ①現代公民意識包括:國家意識、民主意識、道德意識、法律意識、權利意識、責任意識等,其中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是現代公民意識的核心。②樹立公民意識,做個合格公民就要:第一、要樹立國家觀念。第二、培養良好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識。第三、要增強法律意識,遵守國家法律。
四、公民的權利(基本權利)與義務(基本義務)①公民權利,通常指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②公民義務,通常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責任。③公民的基本權利,指的是由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④公民的基本義務,指的是由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公民的基本權利 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⑥社會經濟權利;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也就是:第一,公民的平等權利。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二,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例如: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例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住宅不受侵犯的權利。第四,公民的社會生活權利。例如: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受教育的權利,以及從事科學文化活動的權利和自由。第五,公民的社會經濟權利。例如:勞動權;勞動者的休息權;財產權和財產繼承權等。) 基本權利受到保障: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普通法律依據憲法進一步規定公民的具休權利。公民的基本義務:公民對國家履行義務(如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等)。公民對社會履行的義務(如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愛護公共財物等)。公民對家庭履行的義務(如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贍養父母等)。
五、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及表現 1,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公民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權利與義務二者之間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我們每個公民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2、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具體表現:①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合一性。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某些條件下,權利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如受教育、勞動等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②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性。公民所享受的權利,是通過公民為社會所盡的義務來確定的。即盡義務多的人,權利實現得多;盡義務少的人,權利實現得少;不盡義務的人,喪失權利。③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制約性。公民所享有的權利和自由,要以義務的履行為條件,受義務的制約。公民享受權利,也要保證他人也同樣享有這種權利。 或者 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權利與義務在法律關系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有權利就有義務,有義務就有權利。每個公民既是權利的享有著,也是義務的承擔者。不能只享有權利不履行義務,也不能只承擔義務而不享有權利。②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公民只有充分享有權利,才會有履行義務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只有自覺履行義務,合法的權利才能得到保護。所以,權利是履行義務的前提,義務是實現權利的基礎。③公民的某些權利與義務是相互結合的。如勞動權、受教育權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