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
課題:授課教師: 中學 總課時: 8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國家的根本任務、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民族制度及實現祖國的和平和統一
能力目標:通過理清這些知識之間的內在關系,提高學生抽象思維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責任感。
教學難點
我國的基本國情
知識重點
1、 我國的基本國情
2、 國家的根本任務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和手段
復習舊課
導入新課
播放《走進新時代》歌曲或與學生一起歌唱該歌,使學生產生肩負“開創未來”的責任,而要真正肩負這一重任,就必須全面了解我們的基本國情以及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內容等。
講授新課
(一)、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板書)
(教師把本框要講述的內容先告訴同學們:“世界舞臺上的中國”,“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1、 世界舞臺上的中國
(師):請同學們把最近中國領導人在世界舞臺上的情況簡要講述。
(生):舉例:
在國際經濟舞臺上:中國出口強勁帶動亞洲經濟 中美歐紡織品貿易……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朝核六方會談……
在國際文化舞臺上:“中國文化年”在法國舉行 神州五號載人飛船……
(在學生講述的基礎上教師點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抓住歷史機遇,實行改革開放,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板書)(結論:中國人民富裕起來,國家強大起來)(副板書)
(同時,“當今世界,中國是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經為國際社會所供認。”)
(讓學生舉例說明)
(在此基礎上,請學生看書本材料并結合了解到的蘇南蘇北差距、中、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存在的差距的點滴實情,以及家鄉人與人、村與村之間的差距,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在許多方面還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競爭的機遇時刻顯現在眼前,挑戰的壓力步步緊逼著我們,因而要正確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加快發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板書)
(1)、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了初步顯示(板書)(讓學生從自己家庭中房屋、車輛、電視、手機等擁有的情況來說明)
(2)、我國的社會主義仍處于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板書)
①原因: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舉例:發達國家與我國人均國民平均收入)
②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舉例:發達國家與我國受教育的程度與狀況)
③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教師講解,但不十分展開)
(3)、初級階段的含義及起始時間(板書)
①含義: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階段,是指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還不發達。(教師簡要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