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誘惑,保護自己教學設計
互聯網是一個全方位的開放媒體,又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但一些不法網站中充斥著暴力、色情、頹廢等不良信息。據調查,未成年人網絡成癮的“發病率”在10%左右,其中初中生最易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誘惑。為此,國務院新聞辦、文化部、教育部、公安部、國家廣電總局等部委聯合發起了整頓互聯網低俗之風的專項行動。
從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角度,說明國家有關部門整頓互聯網低俗之風的重要性。
(XX年)18. (10分)李某小學時品學兼優。上初中后染上網癮并結識了一群“網友”。慢慢地,在“網友”的唆使下,李某瞞著家長經常曠課,甚至夜不歸宿,經常流連于網吧和豪華夜總會。意志薄弱的李某還在“網友”的“示范”下吸食毒品搖頭丸。由于囊中羞澀,李某多次持刀勒索低年級同學的錢物。在一次與勒索對象的爭執中,他用隨身攜帶的匕首將對方刺成重傷,搶救無效死亡。考慮到案發時李某剛滿十六周歲,當地法院對他進行了不公開審理,依法予以刑事制裁。
⑴ 連線題:結合有關法律知識,判斷李某行為的性質。
①不良行為 a. 持刀傷人致死
②嚴重不良行為 b. 吸食毒品、攜帶管制刀具
③犯罪行為 c. 曠課、夜不歸宿、出入豪華夜總會
⑵ 當地法院對李某傷人致死案進行不公開審理,屬于國家對未成年人的 。
⑶ 李某從品學兼優的學生走向犯罪的過程對廣大青少年有什么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