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提問導學)
讀為什么要尋找新能源,思考:
1、目前人類大量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哪些?
2、哪些能源面臨枯竭,為什么?
3、水力資源可否再生,是否污染環境?
4、能否用水力資源代替其他所有的能源?為什么?
5、現在科學家已找到了哪些新能源?
(小結)目前常用的幾種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是非可再生能源,而且污染環境,水力資源雖可再生,又無污染,但儲量有限,分布不均。為了防止礦產燃料枯竭后出現的能源危機,也為了找到一些能夠持續利用,又不污染環境的優質能源,科學家正在不斷研究和尋找新能源。
(展示)原子彈的圖片。核能也稱作原子能,它主要來自鈾礦石的核燃料。同學們都知道原子彈,現在就請看原子彈爆炸的圖片。
(原子彈爆炸的錄像)原子彈具有很大的威力。美國投向日本的兩顆原子彈雖加快了日本政府的投降,但給日本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而日本人民是無罪的。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科學家研究原子能是為了用于發展生產,他們建造核電站是為人類開發新的能源。
(講述)1千克鈾的原子核所釋放出來的熱量,大約相當于3570噸(3570000千克)煤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建造一座發電量為100萬千瓦的電站,如果是核電站,每年需要補充的核燃料為30噸,六輛解放牌載重汽車就可運進。如果是燒煤的火力電站,每年要消耗300多萬噸煤。運輸這些煤炭,平均每天要開三列火車,每列火車掛40節車皮;或是每天要開一艘萬噸級的輪船。
(展示)核電站的圖片。建造核電站技術難度很大。目前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建有很多核電站,如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我國雖屬發展中國家,但在核能利用技術上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已建造了兩座核電站(秦山、大亞灣)。
(歸納)核能能量巨大,核燃料運輸量小。但是建造核電站技術難度大,目前在廣大發展中國家還沒有大規模利用。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核能利用技術將為更多的國家掌握。因此核能是具有重要發展前途的新能源。
(自學)自學太陽能一段,思考太陽能的特點和開發利用。
(提問)
1、太陽能有哪些優點?
2、你在生活中怎樣利用太陽能?這種利用方式是新方式嗎?
3、現在人們利用太陽能的新方式有哪些?
4、利用太陽能供熱發電的原理是什么?
(展示)太陽灶圖片。
(實驗)用燈光當太陽,用放大鏡聚光點燃紙片。
(結論)聚光鏡原理能聚集太陽能。
(展示)太陽能利用的圖片。
(引導提問)生活中哪些現象說明風具有能量?
(提問)你知道哪些地區風力較強?
(講述)陸地上能夠利用風力發電的地方,主要在常年風力較強的沿海和內陸高原。我國一些牧民和海島已利用風力發電,滿族照明、看電視等用電的需要。
(展示)風能利用的圖片
(講述)一切生物都具有能量。人們用牛、馬拉車,用柴草做飯,就是在利用生物能。這是人們常見的古老的利用生物能的方式。現在人們進一步利用生物材料制取沼氣,因此,人們也把生物能叫做新能源。
(展示)沼氣池的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說明沼氣的制取和利用過程。
(討論)使用沼氣對農民生活和生產有哪些好處?
(引導)若農村不用沼氣,則農民需用大量煤炭或柴草、秸稈作燃料,由此將加劇煤炭緊張,引發伐木割草,破壞植被等后果,同時因秸稈不能還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農業減產。而使用沼氣則可克服上述問題。此外還有美化環境等好處,清潔衛生,有利于農民生活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