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資源的開發
(1)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急需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為此,正在建設引黃入晉工程,其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
(2)山西省產生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源是( )
a.露天開采 b.礦區道路的鋪設 c.井礦巷道的建設 d.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
(3)你認為應怎樣調整經濟結構,變能源大省為經濟強省?
答案:1.c2.c3.b4.(1)萬家寨(2)d(3)①推動能源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轉變關鍵就是要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②適當壓縮原煤的生產規模和數量,推動煤炭生產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轉化,提高經濟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使經濟發展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高的軌道上來,加快經濟的發展。
[課后反思]
教學預測和教學反饋
1.教學預測: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煤炭資源的開發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知道環境保護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科學的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2.教學反饋:基本達到預測的效果,根據板書歸納內容,強調其他自然資源和煤炭資源利用相似,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分析學習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在能源開發中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
3.課后反思:學生對本節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課堂討論也積極熱烈,有些學生甚至爭辯得相當激烈,教學效果比較好。但是,也有很多遺憾和不足,一個是明顯感到課時緊;第二個是班級人數多,不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討論;第三個是當涉及到一些敏感問題,如“礦難頻發”,“官煤勾結”等,個別學生的觀點有些過激,要注意正確引導學生的看問題的角度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