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思考、回答
復習上節課的所學美國農業的特點,由機械化程度高的基礎是發達的工業,導入到美國發達的工業。
課堂活動
投影:美國的著名的工業產品的商標:可口可樂、耐克、通用汽車、英特爾、柯達。
小結:美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部門體系。
思考、搶答
通過搶答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呈現的商標按輕工業、重工業、高新技術工業和精密儀器工業的順序出現,讓學生認識美國有完整的工業部門體系。
材料分析
追問:美國除了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外,它的工業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呢?
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材料“美國居世界第一、二位的工業產品”。
閱讀、思考、
回答
通過追問和指導學生分析材料,讓學生總結出美國工業的特點。
讀圖分析
投影:美國的主要的工業區和工業城市
指導學生讀圖找出美國的主要工業城市和工業區。
讀圖
培養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小結
承轉
小結:美國是世界上的第一經濟強國,其基礎是發達的農業和發達的工業。
承轉: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有一項產
業部門飛速發展,給美國經濟發展打了一針“興奮劑”。這個產業就是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
過渡到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并突出其作用。
讀圖
對比
指導學生讀教材86頁圖9.13,認識美國的有
哪些高新技術產品。對比傳統工業產品,從而認識高新技術產業。
讀圖、思考、歸納
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從認識高新技術工業的產品入手,幫助學生認識高新技術產業。
課堂活動
投影:一列工業產品,一列工業類別。開展“連連看”的活動。
討論、
思考
既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又檢驗學習效果。
分析材料小組討論
投影:比爾蓋茨的資料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87頁活動第二題。
閱讀、
討論、
一句話概括高新技術產業對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從學生熟悉的比爾蓋茨入手,引導學生認識高新技術產業不僅僅給比爾蓋茨個人帶來巨大的財富,還推動了整個美國經濟的發展。
通過引導學生分別用一句話來歸納四個材料,理解高新技術產業對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從而突破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完成課標要求1。
拓展延伸
介紹美國的硅谷、無錫中科院物聯網基地。
根據課前查找的資料,介紹無錫物聯網基地。
幫助學生樹立熱愛家鄉和科教興國的思想。
課堂活動
承轉:美國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發展工業離不開資源。美國資源豐富嗎?
投影:美國自然資分布圖、美國礦產資源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的排位表、美國進口礦產資源在世界的排位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88頁活動題,認識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資源消耗情況
提問:美國消耗的資源多不多?消耗的是本國資源還是世界資源?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88頁的活動題第2題,計算美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相對于中國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倍數。
讀圖、
計算、討論
通過讀圖表和計算讓學生直觀地總結出美國為了發展本國經濟,大量消耗世界資源并且大量排放污染物。從而突破教學重點。完成課標要求2。
拓展延伸和角色扮演
提問: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會給地球環境帶來哪些影響?
讓學生介紹課前準備的有關《京都議定書》,教師點出布什政府拒絕執行京都議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