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
礦產資源:
西伯利亞地區的金屬礦和非金屬礦十分豐富,這里幾乎擁有世界上已經發現的一切礦物資源。鐵、銅、鋁、錫、鎳、鉛、鋅、鎂、鈦等有色金屬礦,金、銀等貴金屬礦,鎢、鉬、鉀等稀有金屬礦,云母、石棉、螢石、石墨、滑石等非金屬礦,以及鹽、磷灰石、磷鈣石等天然化學原料礦產資源的儲量都十分可觀。其中,鐵、銅、鋁、錫的儲量尤為豐富。
【歷史】
西伯利亞,地廣人稀,幅員遼闊,物產資源豐富。歷史上,其歸屬權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從歷史地圖冊上可以看到,無論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國家,還是領土觸及北方的統一國家,其國界在連接西伯利亞的區域,都是虛線,或成了地圖邊框外的地方。
一、西伯利亞最初的民族國家形態
西伯利亞最早的民族國家形態似乎是匈奴。"蘇武牧羊"在北海(即貝加爾湖),說明那時匈奴的控制范圍已至少在西伯利亞南部。實際上,那時游牧民族沒有明確的國家界線,整個西伯利亞都是他們的活動范圍,只要他們的馬跑得動。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時刻想南下占領陰山以南的土地.
二、漢民族控制西伯利亞的第一次機會
漢朝打敗匈奴,匈奴西逃。漢民族有了第一次占領西伯利亞的時機。但那時認為"匈奴之地不值得占領",據記載,那時漢朝最多也就是將長城修到蒙古北方邊境而已。之后,隨著漢朝的衰弱,西伯利亞重新回到無政府狀態。鮮卑等民族群雄割據,但他們無時無刻不想南下入主中原。直到三國時的魏國,其北方邊界仍然與"胡人"相接。
三、漢民族控制西伯利亞的第二次機會
到盛唐,打敗了東突厥,占領了西域和西伯利亞南部大片地方,漢民族有了第二次占領西伯利亞的機會,那時北方的回胡、黨項等民族也臣服于唐朝。但安史之亂后,唐朝式微,北方民族再次自立門戶,中國的北方邊界又南退了不少。從此,北方少數民族長期威脅漢民族的生存。
四、稱雄西伯利亞的群雄
在宋代前,雖然有北魏等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但他們都繼承漢族傳統,或想入主中原,對西伯利亞也沒有企圖。與宋朝同時存在的遼、金、蒙古,領土的中心在西伯利亞西南部或東南部,但西伯利亞中心地帶的歸屬仍然不明,也沒有誰認真地去統治,只是他們的"后院",他們的最大理想都是南下或西進,奪取地理氣候條件好的地區。
五、蒙古統一西伯利亞
蒙古帝國的建立,第一次在理論上完全占有了整個西伯利亞。西伯利亞首次成為一個國家的內地。而且活動范圍也大了。當時派漢人郭守敬制訂歷法時的北海觀測點,就在西伯利亞深處。元朝的嶺北行省和遼陽行省的北部,理論上已到了白海(北冰洋)邊。
六、最后的分裂狀態
蒙古帝國瓦解后,其各個汗國和其他游牧民族國家存在于西伯利亞。在西方有西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等;中亞有鐵木爾汗國;東方有瓦敕等。它們有的仍在侵略和威脅其他民族,有的在自相殘殺,有的只求自保。中國明朝時,在黑龍江入海口處的永寧寺立有石碑,見證了這是中國領土,估計其東北部領土已深入東北亞的楚科奇半島附近。但隨后后金的興起徹底結束了漢民族對西伯利亞地區的統治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