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級上冊全冊導學案2(人教版)
a. 一個點 b. 一個面 c. 一條線 d. 整個地球
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有( )
a.北回歸線是北半球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最南界線
b.南回歸線是南半球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最北界線
c.南極圈是南半球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最南界線
d.南極圈是南半球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最北界線
3.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方向( )
a.自東向西轉 b.逆時針轉 c.順時針轉 d.自
西向東轉
4.南北半球晝夜等長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
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
日前后
5.地球的公轉產生了( )
a.晝夜 b.晝夜更替 c.晝夜變化 d.晝夜長短
的變化
6.當中國的學生放寒假時,澳大利亞的學生可能在( )
a.春游 b. 參加秋季運動會 c.滑雪 d. 夏令營
7.地球公轉至春分點時太陽直射在( )
a.北回歸線上 b. 南回歸線上 c.北極圈 上
d.赤道上
8.鄭州地區,白晝最長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 冬季
12
學習目標
知道五帶的界線及各自的特點
?
自學檢測一
讀課本12頁圖1.20,回答以下問題:
(1)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哪一帶?
(2)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哪兩個帶?
(3)晝夜長短變化最大的是哪兩個帶?
(4)四季變化明顯的是哪兩個帶?
(5)我國大部分陸地位于五帶中哪一帶?
節節清
一.
1.中緯地區夏季地面獲得太陽光熱量最________,冬天地面獲得太陽光熱量最________,秋天和春天地面獲得太陽光熱量比夏季________,比冬季________,我國大多數地區能夠明顯地感受到________的變化。
2.人們根據太陽的熱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分為五個溫度帶:________帶、________帶、________帶、________帶和________帶。
3.溫帶與寒帶的分界線是________,北半球稱________,度數為________。
4.極晝極夜現象出現在________帶。
5.熱帶與南溫帶之間的分界線叫________,是________的最南界線。
二.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有( )
13
a.北回歸線是北半球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最南界線
b.南回歸線是南半球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最北界線
c.南極圈是南半球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最南界線
d.南極圈是南半球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最北界線
2.鄭州市地處( )
a.南溫帶 b. 北溫帶 c. 熱帶 d. 北寒帶
3地球上劃分五帶的注意一句是( )
a.植被的特點 b.動物的特點
c. 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 d.有無特殊自然現象
三、連線題:
①赤道 a.66.5°n
②北回歸線 b.66.5°s
③南回歸線 c.23.5°n
④北極圈 d.23.5°s
⑤南極圈 e.0°
14
學習目標
1.會說出什么是地圖的三要素.
2.能寫出比例尺及其換算公式.
3.會比較比例尺的大小.
4.理解圖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與地圖范圍和內容詳略的關系.
自學檢測一
讀課本p13回答下列問題:
1.地圖三要素是指__、__、__。
2.寫出比例尺的三個公式.
自學檢測二
讀課本p14第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問題:
地圖上比例尺的形式有_、_、_三種形式.
自學檢測三
給出三種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怎樣比較大小?
數字式:1:50000或1 / 50000
線段式:0___40千米
文字式: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600 0000
厘米
自學檢測四
讀p23圖1.37和1.38,說說在圖幅一定的情況下,比例尺的大小與地圖范圍和內容詳略有什么關系?
節節清
15
1、根據下列各幅地圖比例尺判斷,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地圖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