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教案
學生2:大家好,我是這次絲綢之路夢幻之旅的路線員。我們這次所走的路線是當年絲綢之路上最遠的一條線路。首先我們從西安出發,領略千年古都的輝煌,然后穿過河西走廊,來到有著莫高窟的敦煌,走過玉門關,領略一番“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荒涼,越過巍巍蔥嶺,來到伊朗,領略一番異域風情,最后我們來到歐洲。這就是我們本次旅行的路線。大家準備好了嗎?讓我們出發吧!
學生3:女士們,先生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欣賞古絲綢之路上美麗的風光和名勝古跡。
(1)這是天下雄關——嘉裕關,萬里長城西起點,位于古絲綢之路的中段。
(2)這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這是莫高窟的九重樓。
(3)這是絲綢之路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玉門關遺址。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更使它名揚天下。
(4)這是敦煌沙漠奇觀鳴沙山和月牙泉。
(5)這是古絲路上的樞紐城市——樓蘭古城遺址。
(5)這是樓蘭古城著名的三間房
(6)這是樓蘭古城的古胡楊樹,似乎在向人們訴說樓蘭古國興衰的歷史。
[教師過渡]:剛才同學們向大家介紹了陸上絲綢之路,漢武帝時,西漢的商人還經常出海貿易,開辟了一條海上交通要道,這就是海上絲綢之路。(投影:海上絲綢之路)
[學生活動]:指出海上絲綢之路路線。
[教師提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有關絲綢之路的視頻,在看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通有什么重要意義?(播放視頻:絲綢之路)
[學生回答]: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貿易之路,同時也是一條文化之路。絲綢之路更大貢獻就在于它推動了東西文化交流,最顯著的例子便是中國發明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藥等,后來都是由這條絲綢之路傳入西亞再傳至歐洲。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東傳入中國的。因此可以說,絲綢之路是地理大發現之前一條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僅溝通了東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這兩個文明的相互滲透。”
[教師過渡]:今天的絲綢之路仍舊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是連接東西方的一條交通要道。我們國家現在正進行西部大開發,絲綢之路也是一個重要內容。
[學生討論]:假如由你來負責開發絲綢之路,你認為當今我們應當開發絲綢之路的哪些資源?在開發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旅游勝地,博物館,石油礦產資源,光能發電,綠化沙漠,做實驗)(環保,保護文物古跡,尊重歷史,尊重當地的風土人情,不能任意開發)
三、班超經營西域:
[教師過渡]:西漢時期,張騫為促進西域與內地的聯系作出了重要貢獻。東漢初年,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為了恢復對西域的管轄,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了解班超為加強西域和內地的聯系作出了哪些貢獻?(播放視頻:班超出使西域 )
[教師小結]:班超是繼張騫之后又一位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杰出人物。
四、小結:西漢時的張騫是開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他兩次出使西域,對內促進了西域與內地的頻繁交往;對外開通了歷史上著名的商道——絲綢之路。東漢時班超經營西域30年,進一步促進了西域的發展,鞏固了祖國統一,貢獻很大,同樣為后世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