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勃興
第十課 (二)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主張,老子和他的辯證思想,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
(2.)通過學習諸子百家的各學派的基本主張,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組閱讀、討論、列表、歸納等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培養合作意識,從中體驗學習歷史的快樂。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學習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1.重點:孔子的政治主張及教育思想,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觀點。
2.難點:諸子百家的思想觀點。
【自主學習】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1.簡介:________晚期的孔子,是________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著名的_______家、________家。
2.政治主張:
(1.)提出“_____”的學說。
(2.)主張“_________”,要求統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對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教育思想:
(1.)創辦_______,廣收_______。
(2.)注意“__________”,善于啟發學生思考問題。
(3.)教育學生要有__________的學習態度。
(4.)要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記載孔子言論的書。
4.孔子思想的影響:孔子的學說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_________,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后世影響極大。
(二)思想家老子
1.簡介:______晚期的老子,是_______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記錄在《________》里。
2.哲學思想:
(1.)一切事物都有________,對立的兩面能夠__________。
(三)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春秋戰國時期,______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并相互______,形成了“__________”的學術繁榮局面。
2.主要的代表人物、派別及其思想觀點:
時期 姓名 派別 主要思想
墨子 他主張“_______”“________”,反對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
孟子 指出“春秋無義戰”,要求統治者用“______”治國,輕徭薄賦,愛護自然資源。
戰國
時期 道家 主張順其自然,“__________”。
韓非子 他主張______,反對_________,提倡______。
他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的封建國家。
春秋
晚期 兵家 《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軍事格言,出于此書。
【知識探究】
探究一: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以上三句話是誰說的?
(2)以上三句話各是什么意思?對你的學習有什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