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勃興
探究二: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1)如何理解這四句話的含義?
(2)當今社會我們應當怎樣提倡這種浩然之氣?
【例題解析】
例一: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說明孔子()
a 注意因材施教
b 教育學生要養成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
c 要學生對學習過的知識經常復習
d 要學生勤學善問
例二:假如電視臺從韓非、孫武、孟子、孔子四人中分別招聘《教育觀察》、《法制園地》、《軍事天地》、《自然環境》四個欄目主持人,按照他們的主張,四個欄目最好分別招聘誰?()
a 孔子、孟子、韓非、孫武
b 韓非、孔子、孟子、孫武
c 孔子、韓非、孫武、孟子
d 孫武、孟子、孔子、韓非
例三:推動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a.新興地主的產生 b.頻繁的爭霸戰爭
c.社會大變革 d.井田制瓦解
例四:戰國時期,墨家曾顯赫一時,最深刻的社會根源是()
a.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深得人民擁護
b.墨子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深得世人支持
c.封建經濟發展,小生產者隊伍壯大
d.新興地主階級支持墨子主張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根據孔子言論整理成的書是()
a.《春秋》 b.《尚書》
c.《論語》 d.《詩經》
2.孔子生活在()
a.春秋晚期 b.戰國初期
c.春秋早期 d.戰國晚期
3.主張“兼愛”“非攻”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 下列思想家屬于春秋時期的有()
①.老子 ②.孔子 ③.墨子 ④.孟子 ⑤.莊子 ⑥.孫武 ⑦.韓非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①②⑥ d. ⑤⑥⑦
5.“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出自()
a.《道德經》 b.《孫子兵法》
c.《韓非子》 d.《論語》
6.下列內容不正確的是
a.韓非子是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
b.孫武的著作是《孫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國的學說
7.下圖是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主張的,他是
a.莊子 b.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