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絲綢之路
2、出示學習目標﹙1分鐘﹚
1)通過識讀絲綢之路路線圖提高歷史識圖的基本技能。
2)掌握圖示法,初步培養史地結合及各科間相互滲透的能力。
3)通過對絲綢之路的尋訪,培養學生集體協作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質,激發其對大自然、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3、絲路路線小組活動展示(7分鐘)
⑴學生閱讀教材并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總結,推選代表發言。
⑵教師肯定學生搜集、探究成績,使其體會成功之喜悅。
⑶教師協助小組主持人上臺運用多媒體展示地圖,﹙映示“絲綢之路”路線示意圖﹚并根據地圖介紹絲路路線: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分為南北兩路,北路從玉門關到奄 蔡;南路從陽關到大秦所經過的較大城市。
⑷評審團評價
4、絲路上古代名人組活動展示(7分鐘)
⑴小組主持人運用多媒體展示絲路上的名人(張騫、班超、玄奘、馬可波羅、法顯、甘英等)的圖片,簡介之成就。
⑵全班分組討論收看感受。
⑶評審團評價
5、思路上名勝古跡組活動展示(7分鐘)
⑴結合本小組收集的材料,主持人介紹古跡名稱,并逐個介紹其由來與地位。
⑵師生運用多媒體展示玉門關、西安、火焰山、河西走廊四鎮、酒泉、敦煌等古跡的錄像資料和圖片。
⑶讓學生討論感受祖國歷史的悠久、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享有高尚的民族自豪感。
⑷評審團評價。
6、絲路詩歌組活動展示(7分鐘)
⑴學生展示課外收集的詩歌課件,﹙映示部分古代詩歌﹚主持人提問并明確詩歌的名稱和作者,并弄清詩歌的主旨與寫作背景與絲綢之路的聯系。
⑵本小組進行配樂詩歌朗誦,然后全班集體朗誦。
⑶評審團評價。
7、民族物產及東西方交流組活動展示(7分鐘)
(1) 生生互動明確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經過的省份及這些省份少數民族和物產。
(2) 運用多媒體展示東西方文化、物產交流的考古證據、圖片和實物,并作簡介。
(3) 評審團評價。
8、小結(7分鐘)
(1) 各小組選代表發言談尋訪絲綢之路的收獲感受。﹙先寫成歷史小文章﹚
(2) 評審組公布評審結果。
結語:
本課時我們全體同學積極投入到各項活動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智能作用,進行合作探究,掌握了查閱地圖的基本技巧,明確了史地不分家,學會了圍繞主題搜集查閱歷史資料、文獻、圖片、實物的方法,開闊了視野,提高了編寫歷史小文章、制作歷史課件的能力,同時培養了大家集體協作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大大激發了同學們對大自然、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也強化了大家的環保意識和對改革開放歷史同未來的認識。說明活動課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