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民族匯聚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能看圖說出西晉西部和北部大量涌入中原的少數民族的名稱及其分布地區,學習試圖的基本技能;通過列舉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初步具備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概述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過程與方法 首先認真閱讀教科書,具體感知這一歷史時期北方民族融合的史實,在結合課后收集的民族友好交往的小故事,加深對這一時代民族大融合特征的理解;采用問題探究學習法,從改革的背景、內容、意義等多角度對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提出各自的見解,教師予以及時而恰當的評價。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時期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的史實,培養民族友好交往的意識;了解孝文帝順應歷史潮流,不顧守舊實力的反對堅持改革,并在改革中以身作則的史實,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堅強的學習毅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魏晉南北朝的前面是中國的秦漢時期,歷史特征是大一統,它的后面是中國的隋唐時期,歷史特征也是大一統,大分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位于中國歷史發展的兩個高峰時期。但他絕不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低谷。這一時期的特征是政權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提問:①江南經濟發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谟心男┻吔贁得褡暹w徙到中原地區?
、圻@些少數民族最初生活在什么地方?現在他們又來到了什么地方?(課件演示)這些是什么人居住的地方?
④由于他們生活的地方不同,那么他們和漢族的生活習慣有什么區別嗎?
、萦兄@么多的不同,他們還能和平相處嗎?尤其是漢族統治者不斷向內遷各族征收重稅,征派兵役。甚至把他們掠買為奴隸。更加劇了民族矛盾。
、奕绻荒芎推较嗵幍脑,怎么辦?如果有矛盾的話,怎么解決呢?(由學生討論,得到答案)
這一時期每一個少數民族為了在共同的土地上生存下去,都展開了紛繁復雜的戰爭,各族人民多次起義反抗漢族統治者,并先后在北方建立起一些割據政權。在長達幾百年的歷史中,各個民族為了共同對抗他們的敵人,相互聯合起來,在聯合的過程中,逐漸對各個民族獨特的生活習慣出現了認同感民族之間融合成為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段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就叫做十六國時期。十六國在中原大地上象走馬燈似的來去匆匆的過客。經過幾十年的征戰,最終結束了十六國時代的是公元439年,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北魏實現了前秦以后的又一次統一,前秦保持北方的統一不到XX年,北魏的歷史,遠比前秦威武壯觀,意義也極為深遠,引得多年來人民探尋鮮卑族的歷史淵源(講述鮮卑族拓跋部的發展史)
提問:你能用幾個詞來形容鮮卑族嗎?從而你看出鮮卑族是一個什么樣的民族?
就是這樣的一個民族統一了黃河流域,一個自古就是漢族的統治地區,他們面臨著一個草原民族的首領如何統治好漢族人生活的地方。也就是首先要處理好同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漢族的關系。當戰爭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人民之間就選擇和平相處。如何才能和平相處呢?
大家可以想一想:怎么做呢?
就這個問題,北魏的皇帝探索了幾代,其中成績最為卓越的是孝文帝拓跋宏。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