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教學案
通過觀察,了解先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展開討論,引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四)第一單元的教學建議
1.因本單元涉及較多的各類知識,理解有一定難度,所以對于剛入初中的學生在能力上不應做過高要求,達到標準要求的“了解”“知道”“簡述”第一層次即可。
2.由于課文內容“少而精”,給教師的講課留有余地,因而教師可按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教學,還可以注入一些學術研究的新成果。
3.在教學方法上,可按常規講課,最省事;也可按課文順序逐項講課,但無新意,最容易穿新鞋,走老路;建議最好能講成探索性課型,如:講解第1課的重點內容時,可從北京人的生存年代、體質特征、生產特征、生活特征,之后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想像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甚至問“北京人喝過開水嗎?”“想像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衣食住行?”以引起求異思維的發展,激勵學生在探索中尋求證據,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歷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引起學習的興趣。
【教學建議】
導入新課
方式一:復習提問導入,可以讓學生爬黑板填寫下表:
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比較簡表
氏族名稱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年代 6000多年 7000多年
地理位置 黃河流域陜西西安半坡村 長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房屋類型 半地穴式 干欄式
主要農作物 粟、白菜、芥菜等 水稻等
家畜種類 豬、狗等 豬、狗、水牛等
生產工具 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鏟、石鐮、石刀、石磨盤、石磨棒等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還有骨器等
燒制陶器 魚紋彩陶盆 刻畫豬紋黑陶缽
這是一個聚落,不是哪一個人的情況,導入傳說中的英雄人物,炎帝、黃帝。
方式二:歌曲《龍的傳人》導入……
方式三:講述幾個傳說故事,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等,問:這確有其事嗎?導入。
…………
【參考答案】
第3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主備人:陳集二中徐愛香 參與者:陳集鎮中學楊福銀
【認定目標】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下面的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1.了解黃帝、炎帝對華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貢獻。知道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
2.了解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學習大禹的高尚品德。
4.能對傳說和史實做出初步的比較、判斷。
【自主學習】請分目閱讀課文,逐步完成下面的問題:
1.炎帝與黃帝對中華文明分別有什么重要貢獻?
①炎帝與黃帝是傳說中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相傳炎帝
改進農具,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醫藥,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
學的創始人,號稱神農氏。
②相傳黃帝造出宮室、車船,他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養蠶抽絲技術。
2.為什么海內外華人常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黃帝和炎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海內外華人常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