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教學案
請同學對演員同學進行評價。
[老師提問]請同學們講講古蜀國郫縣類似于此的傳說。
[學生講故事]望帝化鵑、鱉靈治水的故事。
請同學鼓掌以示鼓勵。
[引導學生認識]"德垂揖讓"因鱉靈治水有功、有德,望帝把位置讓給了他,這里就有禪讓的形式;"功在田疇",反映了當時治水后農業生產發展并按季節從事農耕生產的情況。
[教材過渡]在中國歷史上,因治水有功而通過禪讓方式得到部落聯盟首領位置的還有傳說時代的治水英雄禹。
[板書]
(三)大禹治水
[學生講故事]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改變方法,取得治水成功的故事
[教師提問]大禹治水的成功給你帶來了什么啟示?
教師在學生討論基礎上引導學生認同:
1、大禹治水的成功說明解決問題、處理問題要靈活多變,要有創新精神。我們應該注重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訓練。
2、大禹治水還讓我們體會到做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須具備堅持不懈的精神,應具有奉獻精神。
3、另:人類的發展是通過與自然的不斷斗爭中進行的,大禹時代發生洪水,上個世紀末中國及世界各地自然災害不斷,說明人類要更好的生存就還要注意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做到可持續的發展。人類應保護大自然。
三、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了炎帝、三、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了炎帝、黃帝的傳說,堯、舜的禪讓和大禹治水使我們認識到,傳說時代人類在緩慢進步,中華民族的雛形已經形成,禪讓后期人類已邁入階級社會,大禹時國家已初步產生,已透露出了中華文明的曙光。
四、課后活動
同學們通過各種方式去收集古代傳說。任選一個感興趣的古代傳說,談看法,寫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