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教學示例1
葛成,昆山縣人,在蘇州紡織作坊中打工為生。他為人正直,生就俠骨義膽,因葛成在同業織工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抗稅斗爭興起,理所當然被公推為領頭人。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XX年)六月六日,全城織工二千多人在市中心玄妙觀的機房殿內集會,公推葛成、錢大、陸滿等廿余人為領頭人,焚香盟誓,奮起抗稅。浩浩蕩蕩的織工抗稅隊伍,在葛成等人的帶領下,從玄妙觀出發,首先沖向葑門稅卡,把正在作惡的稅官黃建節、徐怡春打死,繼而兵分多路,把其他地方的稅卡全部搗毀,許多稅棍被打死,不死的也都抱頭鼠竄。憤怒的群眾,還把十二家稅棍的房屋點火燒毀。
在整個抗稅斗爭中,抗稅群眾表現了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群眾的斗爭鋒芒,始終只對為非作歹的稅官稅棍,對其他人則秋毫無犯。連明朝的萬歷皇帝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止破起釁之家,不及無辜一人”?苟愱犖榘鼑藢O隆的稅監司衙門,衙門前人山人海,綿延數里。葛成手揮蒲扇,沉著指揮,“罷私稅,捉孫。 睉嵟暮鹇曊鹛靹拥。不可一世的太監孫隆,嚇得面無人色,渾身抖,只能化裝潛逃,從此再也不敢到蘇州來。轟轟烈烈的抗稅斗爭,進行了三天,打死稅官稅棍十七人,燒毀稅棍房屋十二家,在群眾斗爭的強大壓力下,蘇州知府被迫宣布撤銷新增各項稅改,撤走各處稅卡,斗爭取得了勝利。
葛成還參加了以五義士為首的市民抗暴斗爭,五義士犧牲后,自愿為五義士守墓。崇禎三年(公元1632年),葛成病逝于五人墓。葛成的英雄事跡,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蘇州市民都十分敬仰他的為人,尊稱他為葛賢。葛成死后,蘇州人民把他安葬在五人墓旁。許多地方為他建立了紀念祠堂,有些人家還供奉他的牌位和畫像。
[教師講解]景德鎮是當時全國的制瓷中心,所產青花瓷器,造型多樣,花紋優美,暢銷海內外。課本上所選“青花海水行龍紋扁瓶”為宣德年間產品。瓶上的畫面,表現一條矯健的巨龍,正在蒼茫無際的海洋里翻涌,似有翻云覆雨的氣勢。深藍的海浪和白色的龍身,充滿著動感和活力。(教師引導學生看課本上的插圖)
[教師引導]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進步,下面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相關內容,概括明清商業的發展狀況。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明清的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出現了許多較大的商業城市,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商貿城市。出現了許多實力雄厚的大商人,其中晉商和徽商最為著名。
[教師講解]關于明清的商業發展,我們可以看兩個例子,一是“票號”的產生,二是《皇都積勝圖》。先看票號的產生過程:明清時代,商業逐漸繁榮。兩城市間的貿易往來,買和賣,都是用現鈔白銀交換,十分不便。易地采貨購物,常常身帶幾萬兩幾十萬兩銀子上路,很不安全。只好請鏢局派武藝高強的鏢師,在旅途上護送。走到荒僻處,有時仍難免要遭搶劫。
當時山西平遙縣商人李大全,開了一爿規模龐大的顏料店,全國各地有若干分店。因為他的資本雄厚,在北京的有些平遙同鄉商人把銀子托付給李老板北京分店的經理雷履泰,請他寫信回去,以便在平遙李老板的總店支取。這件事,給頭腦十分靈活的雷履泰很大的啟發,他立即向李老板建議,白銀在途中,商人們總是擔驚受怕,何不將顏料店轉業,專營白銀的異地匯兌業務。精明的李老板算盤一敲,主意打定,立刻拿出30萬兩銀子,請雷履泰經辦此事。異地憑票兌銀,商店取名叫票號,“日升昌”票號,他們當時大概并沒有意識到,“日升昌”票號,這便是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現代金融業的開路先鋒,時為18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