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北伐戰爭教學案
——王春良、祝允明主編《世界現代史》
(二)京漢鐵路工人罷工,目的是爭取成立京漢鐵路總工會。主要領導人是張國燾、羅章龍等共產黨人。京漢鐵路總工會原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鄭州舉行成立大會。曾經通電“保護勞工”的軍閥吳佩孚立刻翻下臉來,下令“禁止開會”。……2月4日,在長達二千余里的京漢鐵路上,三萬名工人在三小時內有條不紊地舉行了總同盟罷工。2月7日,在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下,吳佩孚調動軍警在京漢鐵路沿線血腥鎮壓罷工工人。……在這次慘案中,前后犧牲者五十二人,受傷者三百余人,被捕入獄者四十余人,被開除流亡者一千余人。
……這個時期的斗爭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教訓。第一,中國革命的敵人是異常強大的。為了戰勝強大的敵人,僅僅依靠無產階級孤軍奮斗是不夠的,必須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簡本)
(三)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大體上是代表資產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政黨。……有幾個不容忽視的優點:第一,這個黨在中國社會上還是有威信的。第二,這個黨已經在中國南方建立了一塊革命根據地,并且擁有一支數萬人的軍隊。第三,孫中山幾經挫折后,深感國民黨內許多人已經腐敗,中國革命必須改弦易轍。他開始同共產黨人建立聯系,真誠地歡迎共產黨員同他合作,歡迎蘇聯援助中國國民革命。
(四)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廣州召開的黨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對國共合作的方針和辦法做出了正式的決定。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從材料中概括出國共合作的原因。
[學生概括]華盛頓會議后,中國民族災難更加沉重;“二•七”慘案給中國共產黨提供的教訓是中國革命的敵人是異常強大的,單憑工人階級無法戰勝敵人;國民黨符合同共產黨合作的條件和愿意同共產黨合作;蘇聯的支持;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決定。
[教師講解]同學們的概括已經比較全面,我想說的就是華盛頓《九國公約》后,中國又回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帝國主義各自支持依附自己的軍閥,爭權奪利,又聯合干涉中國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所發展的中國民族工業,戰后又重新受到了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在帝國主義策動下,軍閥混戰不斷,戰火彌漫全國大多數省份。國內經濟蕭條,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經過二七慘案,中國共產黨認識到,要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僅僅依靠工人階級的力量是不夠的。在共產國際幫助下,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轟轟烈烈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軍閥的大革命運動興起了。
[教師過渡]國民革命運動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反帝反封建的運動,它的進行需要以武裝力量為基礎,而黃埔軍校就是要為國民大革命培養軍事干部。下面我們來看具體內容。
[板書]2.黃埔軍校的建立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有關黃埔軍校的內容。從中提煉出相關信息。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回答一:是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創辦起來的。
回答二:1924年5月創辦,地點在廣州黃埔。
回答三:蔣介石任校長,后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回答四:黃埔軍校培養了大量的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