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秦帝國的興亡
3、長平之戰后,六國再也無力抵抗秦國的進攻了。在長平之戰前,六國力量最強的是趙國,是秦統一的最大障礙。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慘敗,元氣大傷,喪失了強國的地位,再也無力和秦國抗衡,秦統一的進程加快了。
問:秦統一中國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秦統一中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秦的統一是經過商鞅變法后1XX年的兼并戰爭,不斷蠶食東方鄰國的土地才完成的。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在前100多年兼并的基礎上逐一滅了六國,完成了統一;其次,讓學生講述秦逐一滅六國的時間先后順序。
秦王嬴政
姓嬴名政。13歲即秦王位,由相國呂不韋執政。22歲親理國政,平定了權勢很大的宦官發動的叛亂,免除了相國呂不韋的職務,消除了已經發展到分裂秦國的兩大勢力。從公元前230年起,發動了最后消滅東方六國的統一戰爭。到39歲,即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秦滅六國
前230年派內史騰攻韓,虜韓王安,以其地置潁川郡,韓亡。
前229年派王翦等大舉攻趙。前228年,王翦大破趙軍,克趙都邯鄲,虜趙王遷,趙亡。趙公子嘉奔代,自立為代王。
前226年派王翦攻燕,取燕都薊,燕王喜遷都遼東。
前225年派王賁攻魏,包圍魏都大梁,引河溝水灌大梁城,魏王假降,魏亡。
前225年派李信率20萬大軍攻楚,楚軍反擊,秦軍大敗。改派已經告老還鄉的王翦率60萬大軍攻楚。前224年,楚集中全國兵力抗秦。王翦堅壁不與戰。楚人一再挑戰,王翦置之不理。楚軍不得戰,引而東,王翦追擊,大破楚軍,殺項燕。前223年,秦虜楚王負芻,楚亡。
前222年派王賁攻遼東,虜燕王喜,燕亡。
前222年王賁攻代,虜代王嘉,代亡。
前221年王賁自燕南攻齊。秦兵入齊都臨淄,民莫敢抗拒。齊王建降,齊亡。
經過XX年的征戰,秦王嬴政終于先后滅亡了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詩句。李白用“秦王掃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掃六合,橫掃天下之意),虎視何雄哉!揮劍擊浮云,諸侯盡西來”的詩句,來描繪嬴政威征六國,一統天下的雄姿和氣概。詩載《全唐詩》卷161。
問:秦國完成統一的具體時間、都城和建立者分別是什么?
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在咸陽建立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問:秦統一六國,完成大一統由什么歷史意義呢?
(諸侯爭霸給人民造成巨大危害,那么秦統一對中國歷史發展有什么作用)
完成統一六國的事業,從此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戰國時代的諸侯混戰,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當時有人說:“經過一場大戰,人民的死傷和甲兵的損失,其所費十年之田而不償也。”秦統一之后,人民可以由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秦王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強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為我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我國歷史發展,有著深遠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封建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公元前3世紀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