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學案) 經濟重心的南移:
點擊::第一范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情況,包括農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水平的提高和商業的繁榮一級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史實,進而明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完成于南宋之時。
能力目標:通過思考這一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通過思考和總結這一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提高學生理解分析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德育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我國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商業和對外貿易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居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對外貿易的發展為傳播中國古代文明,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南方經濟的發展
教學難點
南方經濟的發展的原因。
教具
多媒體
課時
一課時
教學思路
1、首先,引導學生從總體上分析教材結構:教材從3個方面敘述了南方經濟的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具體分析研究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的原因以及表現,最后的出結論:從唐朝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2、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導入框,插圖以及“活動與探究”部分的內容,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與對教學的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教學過程
『導入』:幻燈片顯示:
錢塘江懷古
袁枚
江上錢王舊跡多,我來重唱百年歌
勸王妙選三千弩,不射江潮射汴河。
同學們,這首詩里面包含了一個神話故事,既導入框里的“錢镠射潮”的故事,請大家看導入框的內容。
學生看書………
在五代十國這個動亂時期,為什么吳越能在那時候修筑海塘?江南地區在五代和以后有什么重要的變化呢?帶著些問題,我們一起走進我們今天的課堂,一起來學習“經濟重心南移”一課。
『新課』:
板書:第10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
首先,請同學們通覽一遍課文,課文是從幾方面敘述了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經濟發展的?(使學生從總體上了解教材的結構,有一個清晰的線索)
學生看書。
學生:從農業,手工業,商業三個方面敘述的。
學生回答問題時同時板書:
一、農業
二、手工業
三、商業
教師:首先我們來探究南方農業的發展。請同學們從書中找出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
(學生閱讀歸納原因,鍛煉學生的閱讀和分析能力)
學生:1、從唐朝中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戰亂少,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
2、中原地區的森林長期被砍伐,遭到嚴重的破壞。所以這一時期南方自然條件優越于北方。
3、統治者的扶植、重視。宋真宗推廣從越南引進的優良品種──占城稻。
小結: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可以歸納為三點原因:1、為躲避戰禍,北民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2、自然條件優越。3、政府重視、扶持。
(同時板書:1、為躲避戰禍,北民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2、自然條件優越。3、政府重視,扶持。)
教師引導:剛才同學們提到,北方開發較早,中原地區的森林長期被砍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給子孫后代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今天的黃河水有大量的泥沙,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就是因為古代北方人民為了開發經濟而長期大量砍伐森林,破壞自然環境而造成的結果。今天,我國南方經濟飛速發展,為了實現經濟發展平衡,黨中央實行了西部開發的戰略,今天的西部開發我們應該從歷史中吸取哪些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