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和同為一家”教案
第5課 “和同為一家”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會發展及與唐朝的關系,了解回紇、粟末、南詔的社會生活及與唐朝的關系。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出現這種政策的原因及影響,培養學生歸納能力和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為:是吐蕃的發展及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系。
本課的難點: 唐太宗的“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態度。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 唐朝與吐蕃的和親、唐玄宗冊封回紇、與南詔等少數民族首領相關多媒體、圖片
[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上節內容。
2)導入新課:
在唐朝初期,卻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贏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擁戴。在這
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領尊奉他為各族的領袖——“天可汗”,這位皇帝
是誰?他為什么能獲得各民族的尊重?通過上述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
趣,并引出要學習的新內容。
3)講授新課:
一、突厥汗國的興衰:
1、6世紀建立痰厥汗國后來突厥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2、唐太宗打敗東突厥,俘獲頡利可汗,給予適當安置。東突厥滅亡。唐高宗時滅西突厥。
3、北方各民族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4、唐太宗和武則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區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對西域進行管轄。
二、1、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8世紀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統一各部。唐玄宗封回紇族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后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三、隋唐時,居住著靺鞨族。7世紀末粟末部首領大祚榮統一各部,后來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從此粟末靺鞨政權以渤海為號,還被稱為“海東盛國”
四、南詔:1、在云南生活著六詔,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后來,南詔首領皮羅閣統一六詔,唐玄宗封南詔首領皮羅閣為云南王;3、著名的建筑是千尋塔。
五、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
2、7世紀吐蕃的杰出的政治家松贊干布做了贊普,他統一了青藏高原;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4、8世紀初,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尺帶珠丹上書唐朝皇帝說:吐番和唐朝已和同為一家。
4)小結:建議教師與學生共同制作唐朝與各民族交往狀況表,進行本課的小結。(可播放多媒體vcd)
主要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與唐朝交往情況
吐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和親
回紇 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
靺鞨 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渤海郡王
南詔 唐玄宗封其首領為云南王
5)練習: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他的話是什么意思?體現了什么樣的民族政策?
6)作業:如果你跟隨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幫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附:板書設計
一、突厥汗國的興衰:
1、6世紀建立痰厥汗國后來突厥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2、北方各民族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3、唐太宗和武則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區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對西域進行管轄。
二、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
三、隋唐時,居住著靺鞨族。
四、南詔首領皮羅閣統一六詔,唐玄宗封南詔首領皮羅閣為云南王。
五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吐番和唐朝已和同為一家。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