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君主集權的強化
(教師出示第一小標題)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明朝為加強君權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學生認真看書后,說出清初統治者所采取的措施。
同學自由討論后回答。
在地方廢除行中省,設立三司,在中央廢除丞相和中書省,以六部分理朝政,設錦衣衛等特務機構,對臣民進行監視,八股取士選拔人才,遷都北京,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利用復習法,讓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中獲取信息。
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清朝建立初期,中央政權機構大體采用明朝制度,設置內閣和六部,但還保留著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
(教師出示第二小標題)
大家看教材,議政王大臣會議享有怎樣的權力?它對皇權有威脅嗎?
(出示問題)
學生看書后回答:
一切軍國大事都要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一經決定,連皇帝也不能改變。
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存在,它不僅使內閣形同虛設,最主要的是它限制了皇帝的權力。
使學生認識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存在,嚴重威脅了皇權。
為了削弱滿洲貴族對皇權的威脅,雍正皇帝設立了軍機處。
(出示第三小標題)
同學們,請你們看教材上有關乾清宮和沈陽故宮的說明。看后回答:這兩種不同的建筑布局和設置,反映出什么問題?
軍機處的設立對君主集權的強化有什么作用?
(出示乾清宮和沈陽故宮的圖片)
學生閱讀教材上圖片說明并積極進行討論,然后舉手回答問題。
① 沈陽故宮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
② 乾清宮與軍機處反映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
③ 軍機處設立后,軍中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能跪受筆錄。
④ 地方軍政首腦也直接聽從皇帝指揮。
軍機大臣是由皇帝選派親信大臣組成。
教師指導學生看這兩張圖片,并閱讀有關圖片說明的文字,從中找出它們的不同。 以此來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歸納能力。
(教師注意對學生要適時進行引導)
軍機處設立后,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到乾隆帝時撤銷。軍機處的設立,反映了君主專制已發展到了頂峰。
(出示結論)
下面看教材92頁“動腦筋”。關于軍機處的設立,你同意他們誰的說法,為什么?
學生看書后,各抒己見。
指導學生思考“動腦筋”中的問題,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暢所欲言。
清朝統治者,不僅在政治上設立軍機處加強君權,而且還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大興“文字獄”。(出示標題)
老師讓學生解釋什么是“文字獄”。
學生解釋什么是文字獄,并舉例說出文字獄自古就有。
加強對基礎概念的掌握
清朝統治者為什么要小題大做,掀起文字獄呢?清朝文字獄的影響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