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課二 歷史小論壇——近代化的探索
活動課二 歷史小論壇——近代化的探索孫中山讓位袁世凱該不該
●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課堂論壇的活動,了解歷史論述的特點,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論點、論據(jù),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初步掌握辯論的方式、方法、技術。
2.通過搜集有關史實,進一步拓寬課本知識,提高學生運用史料闡述觀點的能力和思辯能力表達的能力。
3.通過對復雜的歷史現(xiàn)象的探討,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關心國家前途和祖國命運的高度的責任感。
●活動準備
1.將全班同學分為兩大組,即正方、反方。選出正副組長,各組再按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外交等國內(nèi)外形勢具體分工,各負其責,認真完成。搜集論據(jù),然后在組內(nèi)匯總。經(jīng)過討論,組長必須讓本組組員對本組所持的論點、論證策略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各組選出四位辯手(男女各兩名)。
各組不但要去尋找有利于自己論點的材料,還要去尋找對方的一些材料,看如何反駁,只有知彼知己,才會百戰(zhàn)不殆!
另外,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辯論技巧,要學會古今聯(lián)系,不能把論題局限死,但又不能離題萬里,其中的比例只有充分研究論點后才能找到“黃金分割點。”
2.確定主席、記錄員、記時員各一名。
3.特邀語文、歷史、政治等學科老師組成評審團,對辯手的辯論加以點評,并確定勝方和最佳辯手。
4.教室布置。
辯論現(xiàn)場示意圖
●活動開始
[主席]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歷史論壇,和我們一起探討今天的論題:孫中山該不該讓位于袁世凱。
九十多年前,一群無名小卒、普通士兵,在武昌打響了劃時代的第一排槍聲,用他們的呼號和槍聲,宣布綿延數(shù)千年之久的中國封建專制帝制滅亡了。但是,武昌起義的火藥味還沒來得及散盡,袁世凱就坐在了臨時大總統(tǒng)的位子上了,孫中山為什么要把辛亥革命的果實拱手相讓?袁世凱采用了哪些手段?回到歷史,讓我們體會孫中山當時的處境,具體全面地分析看他到底該不該讓位于袁世凱。
同學們已經(jīng)嚴陣已待了,我給評委老師簡單介紹一下我們今天交戰(zhàn)的雙方隊員,在我右手邊的是正方代表隊,他們的觀點是“孫中山該讓位于袁世凱”。一辯是××同學,二辯是××同學,三辯是××同學,四辯是××同學,在我左手邊的是反方代表隊,他們的立場是“孫中山不該讓位于袁世凱”,一辯是××同學,二辯是××同學;三辯是××同學,四辯是××同學。
今天辯論賽的評判團由×位專家組成,他們是……,他們的到來為我們的辯論增色不少,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光臨!
最后,我榮幸地宣布:本次辯論現(xiàn)在開始,首先我們請正方一辯××同學來闡述他們的觀點,時間3分鐘,請。
[正方一辯]謝謝主席,大家好!……
[主席]謝謝××同學,下面請反方一辯××同學來陳述觀點,時間3分鐘,請。
[反方]……
[正反雙方一、二、三辯交替發(fā)言完畢]
[主席]謝謝雙方辯手,聽完他們剛才字字磯珠的精辟論斷、分析后,接下來是更為精彩的自由辯論,在這里,我們將會真正領略到什么是唇槍舌劍,什么叫針鋒相對。自由辯論雙方必須交替發(fā)言,各方的累計發(fā)言時間為5分鐘,請正方發(fā)言:
[正反雙方自由發(fā)言]……
[主席]自由辯論中各位辯手都雄辯滔滔,言辭犀利,妙語連珠,在智慧與口才的交鋒當中,顯示著各自的實力,下面讓我們從熱烈跳躍的自由辯論中轉(zhuǎn)入各自理性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