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動課——“黑暗”的西歐中世紀》教學設計
一、活動內容分析
西歐從5世紀末至9世紀歷經四個世紀完成了由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轉變,西歐中世紀即西歐的封建社會,形成了與中國封建社會不同的特點。理解這些特點,將有助于學生理解西歐在世界上最早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原因。
盡管神學世界觀籠罩了西方中世紀,是黑暗的,但是應看到,自古代流傳下來的政治思想傳統如平等、自由、民主、法制等思想史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來。歐洲的中世紀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陰森森的一千年(五百年到一千五百年),但實際上確實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時期。
從探究活動的內容上看與第二單元的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及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明確相關,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活動重點設計
理解西歐封建社會的政治特點及對后世的影響;正確認識基督教文明
三、學習目標設計
1.知識與能力:
學生了解西歐重要封建國家的基本線索能歸納西歐封建社會的政治特點,理解近代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歷史淵源,能說明西歐封建社會長期分裂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閱讀背景材料,了解西歐封建社會的概況,學生逐步學會從有關西歐的歷史素材中,且從不同角度思考歸納西歐封建社會的政治特點,提高學生概括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教師補充的資料,論從史出,人士在封建社會已產生了近代的政治制度的土壤。通過對比方法、多角度探究,西歐封建社會長期分裂的原因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以探究活動形式進行歷史學習,探究學生科學的態度,對中世紀西歐政治的了解,學生能從人類文明演出的歷程中認識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四、學生學情分析
通過課前學生《探究活動課——“黑暗”的西歐中世紀》問卷調查和教學訪談的形式了解學情。
五、活動難點設計
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他們對于西歐封建社會與中國封建社會不同特點的認識及西歐封建社會長期分裂的原因理解有困難。
六、活動形式設計
材料閱讀、歷史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七、活動資源設計
1.背景材料:
人教版教材中的材料:西歐封建國家形成與發展、西歐封建社會的政治、
政教沖突、城市的興起、封建等級代議制出現
2.補充材料
材料一:日耳曼人滅亡羅馬入主西歐大陸,成為歐洲進入中世紀的主要標志。歐洲的封建制是以封土為基礎形成的一種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在這種制度下,有兩種最基本的社會關系:一是封君與封臣的關系,繼而發展為貴族的等級制;二是貴族與其農奴之間的關系。前者彼此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政治關系,后者則主要是經濟關系。
———《世界文明史》曹順仙 編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材料二:中世紀后期西歐商業的巨大發展卻對整個社會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城市作為地區貿易和地方行政中心開始慢慢形成。意大利在這方面居于領先位置,它擁有威尼斯、阿馬爾菲和那不勒斯這樣的商業中心。在這些商業中心的居民與內地的聯系被倫巴第侵略者切斷后,商人們就開始出海謀生。后來,在西歐內地商路沿岸相繼出現了一些城市。另外,沿內地商路發展起來的大集市對商品流通也很重要,其中尤以香檳地區的那些集市最為著名,香檳離佛蘭德、意大利和德意志的距離相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