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昌盛的文化學案
當堂訓練:(10分鐘)(學生訓練完成后,出示答案,同桌互閱。)
1、課本96頁自我測評題,下面說法正確的是(b)
⑴佛教在西漢初年傳入我國 ⑵《史記》是我國第一部史書
⑶道教在東漢時期興起于民間 ⑷秦始皇兵馬俑是秦漢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
a. ⑵ ⑶ ⑷ b. ⑶ ⑷ c. ⑵ ⑷ d. ⑴ ⑶ ⑷
2、填空(填充圖24頁)
⑴佛教于西漢末年經(jīng)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中原地區(qū),起源于古印度。
⑵我國第一座佛寺院是白馬寺,它建于洛陽西門外。
⑶思想領域逐漸形成儒 佛 道 三家互補的局面發(fā)生在東漢以后。
3、簡答:佛教和道教為什么都受到我國封建統(tǒng)治者的歡迎和支持?
參考答案: 因為佛教的來世說和道教的成仙說都迎合了封建統(tǒng)治者麻痹人民,使人民放棄對統(tǒng)治階級壓迫和剝削的反抗,而安于被奴役命運的需要,符合封建帝王鞏固封建統(tǒng)治的利益。
小結 (9分鐘)
學生分組討論:科學認識宗教、受司馬遷的教育和啟發(fā)以及為秦陵兵馬俑的底下軍陣雄壯而自豪的感受。(寫成歷史小論文)
結語:大家經(jīng)過閱讀思考,搜集資料等多種途徑和方法學習了秦漢時期的文化一課,尤其是明確把握了宗教——佛教和道教、史學——司馬遷所寫《史記》、雕塑藝術——“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陵兵馬俑這三方面內(nèi)容。為了便于大家記憶,可把要點編成順口溜:秦漢文化不簡單,西漢末佛教自古印度傳,本土道教東漢后期興,《史記》首創(chuàng)自傳體,史學文學價值都不低,秦陵兵馬俑列世界文化遺產(chǎn)錄,世界藝術史一明珠。﹙集體朗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