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教案設計-
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遠古時代,親歷了由猿到人的過程。使我們對古人類的產生有了初步了解。 那么,早期的人類是怎樣生活的呢 ?
古人類文化遺址中,北京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西南 周口店龍骨山。最早是20世紀開始發現的, 我國考古工作者裴文中 ,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化石。 以后又發現了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迄今為止,北京人遺址共發現頭蓋骨6個,下頜骨15件,牙齒157枚,以及其他的遺骨化石,共屬于40多個個體。還有石器和經過打擊的石片、灰燼層、燒過的土塊、石塊等。這些發現證明北京人已經使用火。北京人使用 石器和火遺跡的發現, 為從猿到人演變提供了有力證據。
經過碳素斷代和古地磁斷代、樹木年輪斷代等科學技術的測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七十萬至二十萬年之間。
北京人是怎樣生活的呢?請大家看第2頁“北京人”的內容。思考以下問題:1、北京人使用什么工具?有什么特征?說明了什么問題?2、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組織形式有什么特點?是由什么決定的?3、,北京人已學會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對北京人來說有什么作用?在人類歷史發展中有什么意義?想像一下,北京人是怎么樣取得天然火的?
大家的想象很豐富,既然我們知道了北京人已經會制造簡單的工具,過著群居生活,會使用自然火,那么,我們再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
大家回答了有關北京人的一些問題,對北京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了解。其實,在古人類文化遺址中,除元謀人、北京人之外,祖國境內的原始人類活動遺址還分布著許多,距今一萬八千年的山頂洞人就是其中之一。大家看課本3—4頁有關山頂洞人的內容,然后議一議,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
:1、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明顯的進步、表現在哪些方面?同學們應該從體質特征、制造工具的技術、人工取火、社會組織等方面進行比較。2、同學們可以看課本中“山頂洞人的骨針和裝飾品”圖畫 ,思考:山頂洞人會制造骨針,有了裝飾品,這說明什么?
誰能為大家就你了解的有關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情況,用不同形式向大家展示, 以便 使同學們對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
剛才我們通過填表把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作了一個比較。大家是否發現山頂洞人和北京人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這就是課本上提到的氏族,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集體。 氏族是一種組織形式,就像我們前面所講到的北京人生活的原始人群。氏族的形成與當時的婚姻狀況有關,在原始人群階段,由于剛剛由猿轉化而來,因此彼此之間沒有婚姻觀念。屬于群婚 狀況,也就是沒有固定的婚配對象,而且沒有輩份觀念。到了山頂洞人時期,由于社會的發展,在婚姻形態上比原來進了一大步。盡管還屬于群婚的性質,但已經有了初步的家庭觀念。這個時候的婚姻狀況屬于族外群婚 ,就是兩個集體之間的男女可以通婚,但沒有固定的婚配對象,所以很難確定后代的身份,后代只能按母親的血統把有血緣關系的人集合在一起,組成的集體,就是氏族。我們一定要明確氏族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沒有私有財產、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