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消化與吸收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消化道的組成、闌尾炎和消化酶的作用。
2.理解牙齒的結構、功能和保健,胃和腸的結構特點,以及各種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3.理解蛋白質、糖類和脂肪的消化過程,營養物質被消化道吸收的內容。
4.學會用放大鏡觀察豬(或羊、雞)的小腸絨毛和探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教學重點:
胃、腸的結構特點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的概念。
教學難點:
1.小腸的結構特點與其功能的關系。
教具準備:
消化系統、牙齒結構圖、胃及胃壁結構圖以及相關的多媒體素材。
實驗材料用具:豬(或羊、雞)的新鮮小腸(已洗凈)一段,鑷子,解剖剪,培養皿,放大鏡,清水,大、小燒杯,試管,酒精燈,溫度計,碘液,干淀粉,三腳架。
教學方法:
實驗觀察與講述法、談話法相結合。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言: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體生長發育和進行各種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都來自于食物。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除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以外,其余的都必須經過消化系統的消化作用,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那么,食物是怎樣通過消化系統而被消化的呢?營養物質又是怎樣被吸收的呢?這就是我們下面兩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消化系統的組成。請同學們觀察課本中的消化系統模式圖(或掛在黑板上的消化系統掛圖)。
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消化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
回答:胃、小腸……
講述:剛才同學說出了一些,現請大家一邊看課本中的消化系統組成表,一邊聽老師講。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消化道是一條很長的管道,它從口腔開始,往下依次為咽、食道、胃、小腸、大腸,最后是肛門。消化腺分為兩類。一類如唾液腺(此時教師展示唾液腺圖)、肝臟和胰腺。它們都位于消化道外,通過導管開口于消化道。請同學們觀察課本中的消化系統模式圖,可以看到這些消化腺通向消化道的導管。另一類如胃腺、腸腺,它們分布在消化道壁內,數量較多,并直接開口于消化道。這一類消化腺我們在這張掛圖上是看不到的,以后再具體講述。上述各種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
現在我們先來看口腔。口腔是消化道的開始部分;口腔里面有牙齒和舌,唾液腺的導管也開口在這里。下面重點講牙齒。
請大家看牙齒結構掛圖(或課本中的彩圖七),牙齒生長在上、下頜骨的牙槽里,請仔細觀察牙齒的外形,然后回答問題。
提問:從外形上看,每個牙齒分為幾部分?
回答:三部分。
講述:對。長在牙槽里的部分是牙根,露在外面的部分是牙冠,牙根與牙冠之間的部分是牙頸。構成牙齒的主要物質是牙本質。牙冠的表面有一層乳白色的釉質,是人體結構中最堅硬的物質;這層物質損壞后不能再生。在牙根部分,牙本質的外面是牙骨質。牙齒中央的牙髓腔中充滿著牙髓,并含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
提問:每個人每天吃飯時都要用到牙齒,那么,牙齒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呢?
回答:是切斷、撕裂和磨碎食物。
提問:如果牙齒損壞,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回答:不能充分咀嚼食物,加重胃、腸的負擔,影響食物的消化。
講述:很好。另外,人如果得了齲齒病,并損傷到了牙髓,病菌就容易侵入牙髓而引起發炎,使人感到十分疼痛。由此可見,保護好牙齒對身體健康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