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的形成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組織各小組討論,后選代表匯報自己組的實驗方案與實驗現象,出示自己的記錄表。此時教師以鼓勵為主,同時允許學生出錯,讓他們吃一踐長一智。但對不正確的現象結論也要分析原因予以指正。
學生活動:小組交流得出結論。近視時眼睛結構的異常狀態是晶狀體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距離過長,物像落在視網膜前,導致物像不清楚,添加近視鏡就清楚了。
(教學意圖:通過小組間的討論交流,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培養了交流的能力及意識。)
3、課件鞏固
教師活動:再次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眼球內部結構的變化。
學生活動:理解近視眼的眼球結構出現了變化,才導致功能障礙。
(教學意圖: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使學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
4、再生一問
教師活動:出示睫狀體調節晶狀體的課件輔助思考,近視眼患者的晶狀體為什么會凸度過大?睫狀體為什么不調節了?
學生活動:討論推理出——睫狀肌長期處于收縮狀態,最后失去調節的靈活性。在看遠處物體本來不需要調節時,睫狀肌仍處于收縮狀態,以致物像落在視網膜前看不清遠處物體。
(教學意圖:抓緊學生探究熱情高漲的時機,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由近視眼的狀態推理出近視眼形成的根本原因。徹底明白假性近視與真性近視的轉化關系,為預防近視做好鋪墊。)
5、對比記憶
教師活動:出示習題進行教學反饋,此時教師可以簡介物像落在視網膜后是遠視的成因。對比近視、遠視兩種情況
學生活動:學生做題?偨Y成表格,小結上述知識并比較記憶。(附4)
(教學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自己產生總結知識的內在要求。培養歸納總結能力。)
6、聯系實際
教師活動:指出兩種異常眼中近視眼對健康的危害更大,過渡到近視的危害。
學生活動:請本班眼睛近視的同學獻身說法,談談近視給自己的生活所帶來的不便和造成的苦惱。再由學生朗讀找到的有關近視危害的資料。
(教學意圖:身邊同學的話最有說服力,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給學生敲響警鐘,加深同學們愛眼、護眼意識。)
教師活動:怎樣防止睫狀肌長期處于收縮狀態呢?如果你是眼科大夫怎樣指導用眼習慣?如何預防近視?就成為學生迫切想知道的話題。
學生活動:學生結合圖片,以及平時觀察到的不良用眼習慣,總結預防措施——“三要四不看”。再結合現在用電腦、看電視等現代社會問題,預防近視還有哪些要注意的方面?
(教學意圖:這些話題盡量讓學習后進學生回答,給他們以鍛煉表現機會,逐步提高學習能力。重在培養愛眼護眼的意識,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用眼習慣,不做“近視集團軍”,健康地生活。)
7、反饋運用
教師活動:出示習題。(1)一對老夫妻走到報紙欄前看報紙,老爺爺摘下眼鏡看報紙,老奶奶卻帶上眼鏡看報紙,問誰是近視眼,誰是遠視眼?(2)因真性近視配戴眼鏡的同學,還用做到“三要四不看”嗎?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回答。近視眼能看清近處,看不清遠處,老爺爺是近視眼。真性近視更要強調良好用眼習慣,否則近視程度會加深。
(教學意圖:為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設計了兩道課堂練習題。)
六、板書設計:
二、近視的形成 1、近視的形成 2、近視的危害 3、近視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