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我國的珍稀植物
第四節 我國的珍稀植物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涉及我國的珍稀植物的種類、分布、保護現狀及保護意義等,在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對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意識及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珍稀植物相關資料的搜集較為困難,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學生分析
我國珍稀植物多分布在南方,北方地區學生對珍稀植物了解較少,認識起來比較困難。考慮到多數學生已基本掌握上網查閱資料的方法、技能,安排在多媒體教室上課為好,條件不具備的學校可提早安排到圖書館、閱覽室查閱書刊、雜志等,讓學生親自查閱并獲取資料。同時,教師應盡可能多給學生提供有關我國珍稀植物的資料,以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和交流。
教學目標
1. 知識性目標
說出我國珍稀植物的種類和分布及多樣性的原因;
分析我國珍稀植物瀕危的原因;
闡明我國珍稀植物保護法的重要意義。
2. 技能性目標
嘗試從圖書、報刊、雜志、網絡上收集資料,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運用文字、圖片表達自己的成果。
3. 情感性目標
關注我國珍稀瀕危植物的現狀;確立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最好安排在微機室上課,條件不具備的可到閱覽室、圖書館查閱相關書刊、雜志。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在本章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常見的植物種類,其實,我國還有一類稀有的珍貴植物,例如水杉、鵝掌楸等。1978年,鄧小平同志到尼泊爾王國訪問時,把中國的水杉樹種植在尼泊爾皇家植物園;尼克松任美國總統期間,把他心愛的游艇命名為“水杉號”,水杉好似友好的使者把我國人民的友誼傳播到世界各地;而對北美鵝掌楸與我國鵝掌楸的研究則揭開了北美洲與亞洲大陸原來是相連接的這個謎底。
設問:同學們知道我國還有哪些值得我們驕傲的珍稀植物嗎?本節課我們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來認識和了解我國的珍稀植物。
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小組,3-5人為一組,各組選定一名學生負責查找資料,一名學生負責做記錄,分組進行上網查找,并填寫課本上的表格。
教師巡回指導,檢查學生查找和完成表格的情
況。選取填寫較好的由該組代表宣讀給大家,并提學生未查到的珍稀植物種類資料:
教師:從以上獲得的資料中,同學們可以發現,我國的珍稀植物種類較多,而且研究價值很高,那么,這些珍稀植物的保護現狀如何?某些植物瀕危和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小組討論。
教師對學生發言進行評價和歸納:
保護現狀:我國歷來就對珍稀植物的保護非常重視。第一部由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于1997年7月1日起執行,它從法律上明確了我過對野生植物保護的政策,對擅自破壞的及采集、出售、收購、進出口等違法活動的處罰都作了相應的規定,使我國野生植物保護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軌道。1984年,我國公布了第一批“珍惜瀕危保護植物名錄”,金花茶等八種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后來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又有60多種植物被列入一級保護對象。
瀕危和滅絕原因:我國有許多地區由于沒有受到第四紀冰川的嚴重影響,使得保存下來的許多植物成為珍稀植物,如水杉、銀杉、銀杏等;也有一部分植物是由于人為因素(亂砍、亂伐、亂采、亂挖)造成的,如人參、沙欏等;還有的是因為植物本身(發芽率低、生長緩慢)的原因造成的,如銀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