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呼吸作用
同學們都停止討論,仔細觀察現象。
教師用力擠壓塑料袋,問道:“石灰水有沒有變化?”
“沒有變化”同學們齊聲說。
“是不是擠壓時間短?”一生懷疑地問。
師問:“黑色塑料袋有的裝新鮮蔬菜,有的裝燙熟的蔬菜,你們怎樣辨別?”
生答:“使石灰水變渾濁的塑料袋內裝有新鮮蔬菜。”
“請說你的理由?”
“因為燙過的蔬菜細胞死了,不能進行呼吸作用。”
師:“回答非常正確,通過以上實驗可以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co2。”
2、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o2
(1)將新鮮的葉片和燙過的葉片分別放入密閉的錐形瓶中,在黑暗處一晝夜。
(2)把兩根燃燒的小木棒分別伸入兩錐形瓶中,觀察其現象,教師巡回指導組織討論:a、實驗現象。b、為什么會出現一小木棒熄滅、一小木棒繼續燃燒?c、錐形瓶能換成廣口瓶嗎?d、本實驗說明了什么?
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回答以上問題,教師予以補充。
3、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
出示植物呼吸作用實質和意義的課件,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根據相關內容總結呼吸作用實質和意義。
教師:補充總結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
引導學生列表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個過程的不同(條件、原料、產物、能量)
五、筆記與板書提綱
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實質
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釋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意義
釋放能量供生命活動利用
六、練習與拓展選題
用蒜黃來驗證植物在光下也進行呼吸作用
七、個別與重點輔導
學生姓名(略)
八、反思與點評記錄
將學生的常規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把實驗的整個過程交給學生,解放了學生的手。教師不再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一個引路人,通過操作、觀察、分析,讓學生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進而主動發現知識、感悟知識并提升情感。在整個探究活動中,學生的熱情高,參與程度大,敢于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但獲得了知識,同時也增長了能力。
本節中的植物呼吸消耗氧、植物呼吸放出二氧化碳這樣較為簡單的實驗的準備工作可交給學生,這樣可以培養生物興趣小組成員的實際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