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生物的呼吸作用
第八節 生物的呼吸作用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類型、場所、生理意義、以及在生產、生活實踐上的運用。
2.理解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概念、總反應式、過程和圖解。
3.掌握有氧呼吸物質和能量變化的特點,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區別和聯系。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對教材新舊知識組合,使學生領會認知結構須逐步深化,培養學生自我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和對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比較的思考能力。
2.適當擴展認知面,培養學生聯系生活、生產實踐的能力。
3.通過學生讀書及與教師的討論活動,培養學生自學和主動理解新知識的技能技巧。
(三)德育滲透點
1.通過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分析比較;尤其是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相伴發生的理解,對學生滲透辯證唯物論的思想。
2.拓寬發酵理論在生產、生活中運用的科普實例,使學生受到反對迷信、尊重科學的熏陶。
3.呼吸作用的突出意義是為生物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充足的氧是有氧呼吸的前提和條件,教育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四)學科方法訓練點
1.掌握相關知識的區別與聯系,學會運用比較法。
2.結合多媒體復合片,對板塊知識能采用讀、想、議、練等靈活多變的學習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及解決辦法
有氧呼吸作用的生理過程。
[解決方法]①通過提問、讀書、思考、理解反應式及圖解、課堂練習來突出。
②通過簡表列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比較欄目,簡明地抓住要點。
2.教學難點及解決辦法
、儆醒鹾粑^程的物質與能量的變化特點。
、诠夂献饔煤秃粑饔玫膮^別和聯系。
[解決辦法]①通過引導、思考,學會寫相關反應式,須有“能量”欄才能表達其完整性和科學性。
、谕ㄟ^列表比較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啟發學生思考不可分離的聯系點。
3.教學疑點及解決辦法
為什么無氧呼吸的產物有的是酒精?有的是乳酸?
[解決辦法]啟發學生運用酶的特性解釋。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方法:以啟發式談話法和引導對比法為主,兼用講述法、歸納小結法。
五、教具準備
1.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分步圖解。
2.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連環圖解。
3.線粒體亞顯微結構圖。
4.洪水淹沒植物前后和水稻生長環境動畫模擬情景圖。
5.學生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6.教師板書提綱。
六、學生活動設計
1.通過學生閱讀、勾書、視圖、思考、敘述、討論、練習等多種形式逐一完成學習目標。
2.通過無氧呼吸內容啟發學生用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討論形式去歸納小結。
3.給學生思考和討論問題的時間。
4.比較分析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
5.歸納總結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屏幕顯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師生快速瀏覽,明確本堂課的學習任務。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引言: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了有機物,能量也儲存在有機物中,但這個能量還不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動,要將它用于生命活動,必須要經過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