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里的微生物
3.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系:
(1)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本內容教師可運用講述與談話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自然界中任何一種生物都有著誕生、生長發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過程,這是生物的生命活動規律。生物體死亡后是否永遠保留在地球上?為什么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讓學生回答,誰起了重要作用。腐生細菌的具體作用需要教師來講述。下面教師可畫簡圖讓學生連線填充說明三者之間的關系。
為加深學生了解腐生細菌對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作用,可布置課外小實驗,讓學生完成:
用一個廣口瓶里面放些土,把小昆蟲的尸體埋在土中。再把玻璃瓶埋入土中,瓶子不要加蓋。上面做好標記,過一段時間挖出來觀察,看看有何變化。
(2)在講述細菌與人類的關系之前,先讓學生討論,①細菌對人類是否都有害?②有益表現在哪些方面?有害表現在何處?而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補充,要強調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益的,有害的只是少數種類。糾正細菌都是有害的片面認識,培養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分析客觀事物的能力。由于病原菌能引起疾病要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講完課后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檢測,及時反饋。并請學生回答“動動腦”上的問題。布置學生看課外讀物的內容。
二、認識放線菌
1、出示放線菌的形態圖片(可選擇多種放線菌)。
2、請學生觀察,并總結放線菌的形態結構特征。
3、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放線菌的形態結構:放線菌由許多菌絲組成一個菌絲體。呈放射狀。
。ǘ┓啪菌的結構:
1、出示放線菌結構圖或高倍顯微鏡下放線菌的結構:
2、組織學生觀察,總結出放線菌的結構特點。
3、教師總結:
放線菌的菌絲內沒有橫隔,是單細胞組織。與細菌一樣,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三)放線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
1、播放錄像:演示放線菌的菌絲類型及生殖過程。
2、教師講解:放線菌的菌絲分為營養菌絲和氣生菌絲。它靠營養菌絲吸收營養物質,營腐生生活。當生長發育到一定時期時,氣生菌絲頂端長出孢子絲,形成孢子。孢子散落出去,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成新的菌絲體。
。ㄋ模┓啪菌與人類的關系:
1、請學生根據日常生活的經驗,談談自己對放線菌的作用的認識。(學生對放線菌不是非常了解,所以不要求一定能說出)
2、播放錄像。
3、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出放線菌與人類的關系
提問:同學們吃過面包、香菇嗎?喝過啤酒嗎?看到過桔子發霉嗎?這些都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真菌有關。
三、認識真菌
(一)霉菌
請學生用放大鏡觀察“出毛”桔子皮。指出這個“毛”就是霉菌。霉菌種類很多,常見的有青霉、根霉,曲霉,它們都是真菌。出示掛圖并指出:桔子皮上的“毛”叫青霉;面包、饅頭發霉時長的“白毛”叫根霉;還有一種叫曲霉的霉能使花生、玉米變質。繼續據圖講解,霉菌體形較大,大多是多細胞的,有細胞核,長在基質內的叫營養菌絲,伸出基質外的稱為氣生菌絲,氣生菌絲上常產生孢子,孢子能產生下一代,故氣生菌絲又稱繁殖菌絲。
問:霉菌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霉菌細胞中有葉綠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