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課題學習》教案分析
(1)查一查:學生通過課前在圖書館或網上查閱廢電池處理的資料,了解情況。
(2)看一看:教師利用電腦圖片,展示廢電池的危害性及日常生活中的處理情況。
通過查閱、觀看,可激起學生心中的波瀾,促使學生去思考。
(3)想一想:為了美好的生活和人類的健康,我們能做點什么呢?(引出課題)
(4)組建:動手組建“熱點調查”節目,成立“小記者”站。
面對一個實際問題,不急于讓學生馬上去調查,而是通過組建“熱點調查”節目,來為學生有組織、有目的地展開調查搭建舞臺,成立“小記者”站,可使學生真正成為問題的參與者,能帶著熱情、任務去展開調查。
(二)分組活動(實情調查 親自體驗)
1.活動一 “小記者”培訓:
(1)此次調查的目的、問題、對象是什么?
(2)你選擇哪種調查方式?樣本如何選取?在調查時應注意什么?
(3)請你參照課本附錄(1)自主設計調查問卷。
自主設計調查問卷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但設計時也可能會出現缺乏針對性、合理性的調查問卷,例如:有些項目寫成了廢電池的危害等。因此,安排(4)。
(4)組內交流調查問卷,取長補短,及時改進,小組統一
通過“交流──改進──統一”的方式,讓學生在互助中完善調查問卷,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2.活動二 “小記者”出發: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走向社會,進行抽樣調查。
讓學生回歸社會,獲得第一手材料,體驗“社會人”的辛酸,從而鍛煉意志品質。
3.活動三 “小記者”回站:分小組交流調查中的感受、體驗,準備下階段工作。
交流有助于學生內心世界的表露,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科學探究(整理描述 嚴謹思維)
學生從調查問卷上只能粗略地認識問題,為了引導學生精確、理性地認識問題,必須對數據進行整理描述。
1.思考
我們如何用所學知識,將數據整理描述出來呢?(學生討論,達成共識)
2.操作
先制作調查統計表,整理數據,填人表格,然后針對整理結果,繪制統計圖形。
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及算法化,框圖化,程序化的思維方式。
(四)合作交流(分析數據 發展思維)
經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學生對問題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考慮到問題的結論尚未顯現出來,學生還須更理性地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1.思考
針對調查結果,你對廢電池的處理有哪些發現和建議?
2.交流
召開信息研討會,分組交流,出謀劃策,各抒己見,小組長進行匯總。
只要學生想說、敢說,能表明自己的觀點,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增強自信心。
3.預測
學生往往會出現對問題把握不準確,建議容易忽略缺乏實用性、創造性的情況。
4.措施
各組選派“熱點調查”節目主持人,主持節目。
用榜樣激勵的方式可讓學生改進學習,同時由學生主持節目,還可增強學生“用事實說話”的意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及表演才能。
5.點評
教師點評,并作出總結性評價,活動結束。
(五)自我反思(小結評價 優化思維)
考慮到這節內容環節過多,整個過程涉及課內課外,為了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方法,我以“提問促反思”的方式提出問題。
1.想一想,通過這節課的研究,你知道怎樣進行問題的調查嗎?有哪些收獲?
2.作業
(1)寫一篇簡單的調查報告(增加家長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收錄在學生成長記錄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