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幻方”中的游戲》 教學設計蘇教版
七年級上冊《“幻方”中的游戲》 教學設計蘇教版
一、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經較熟練的掌握了有理數的運算,并在無理數、代數式和方程知識方面有一定積累,小學階段已經了解“三階幻方”并有較濃厚的興趣,但他們對“幻方”的歷史背景比較模糊,填寫方法比較含糊,內在聯系的研究不夠深入,需要“再學習”“再探究”和“再提升”。
二、教材分析:
“三階幻方”是一種特殊的矩陣,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因為本節課的內容既傳承了華夏文明,又接“數獨”游戲之底氣,所以是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運算技能的較好載體。
本節課以“三階幻方”為依托,以有理數運算為基礎,以實驗操作為手段,以思考為基本學習方式,讓學生經歷“感受幻方、構造幻方和創新幻方”的過程。“感受幻方”不僅要感受“三階幻方”的歷史背景,還要感受“三階幻方”數據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在寬松、快樂的氛圍中獲得數學知識。“構造幻方”的方法盡管多樣,但基本方法仍是學習的重點,特殊策略僅是學習過程中的“副產品”,一般與特殊相結合可提高學生的推理意識和有理數的運算技能。“創新幻方”的目的是為了拓展研究內容,激發探究欲望,培養創新意識。
“感受——構造——創新”是本節課教學的三部曲,沒有深切的“感受”就難有精心的“構造”,沒有深入的“構造”研究就難有精彩的“創新”。因此,“感受”是學習的重點,“構造”是學習的難點,“創新”是學習的亮點,三者之間層次分明,互為影響。
三、教學目標:
1.讓全體學生了解幻方的歷史背景,理解幻方的相關知識,從中產生學習興趣和激發探究欲望。
2.通過感受“三階幻方”的內在聯系增強運算技能和推理意識,能掌握三階幻方的基本構造方法,領會構造的特殊策略,從而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問題間聯系,優化運算策略,進一步增強探究興趣。
3.在“構造”與“創新”幻方的操作中學會“自主與合作” ,在交流中學會“分享”。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學習幻方構造方法的過程中提高有理數運算能力
難點:幻方的理解及基本構造方法
五、教學方法:實驗操作、合作探究
六、教學過程:
活動一 認識“幻方”
由伏羲時代的“河圖”,大禹治水時期的“洛書”導入本課內容,并介紹“楊輝”構造法。
設計意圖:通過古代的傳說,創設神秘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本課的內容。
活動二 感受“幻方”:
問題1(辨一辯):下面的兩個3×3的方格是幻方嗎,為什么?
3
1
2
(圖1)
(圖2)
(圖3)
問題2(算一算):
1.每一行的數字之和是幾? ,每一列上的數字之和是幾?
兩條對角線上的數字之和是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