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精選2篇)
數學教案-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 篇1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教學的重點是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法則的理解與掌握,難點是法則的靈活運用.
1.冪的乘方
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即
( 都是正整數)
冪的乘方
的推導是根據乘方的意義和同底數冪的乘法性質.
冪的乘方不能和同底數冪的乘法相混淆,例如不能把 的結果錯誤地寫成 ,也不能把 的計算結果寫成 .
冪的乘方是變乘方為(底數不變,指數相乘的)乘法,如 ;而同底數冪的乘法是變(同底數的冪)乘為(冪指數)加,如 .
2.積和乘方
積的乘方,等于把積的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即
( 為正整數).
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積的乘方,也具有這一性質.例如:
3.不要把冪的乘方性質與同底數冪的乘法性質混淆.冪的乘方運算,是轉化為指數的乘法運算(底數不變);同底數冪的乘法,是轉化為指數的加法運算(底數不變).
4.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積的乘方的三個運算性質是整式乘法的基礎,也是整式乘法的主要依據.對三個性質的數學表達式和語言表述,不僅要記住,更重要的是理解.在這三個冪的運算中,要防止符號錯誤:例如, ;還要防止運算性質發生混淆: 等等.
三、教法建議
1.冪的乘方導出的根據是乘方的意義和同底數冪的乘法性質.教學時,也要注意導出這一性質的過程.可先以具體指數為例,明確幕的乘方的意義,導出性質,如
對于從指數連加得到指數相乘,要根據學生情況多作一些說明.以 為例,再一次說明
可以寫成 .這一點是導出冪的乘方性質的關鍵,務必使學生真正理解.在此基礎上再導出性質.
2.使學生要嚴格區分同底數冪乘法性質與冪的乘方性質的不同,不能混淆.具體講解可從下面兩點來說明:
(1)牢記不同的運算要使用不同的性質,運算的意義決定了運算的性質.
(2)記清冪的運算與指數運算的關系:
(同底)冪相乘→指數相加(“乘”變“加”,降一級運算);
冪乘方→指數相乘(“乘方”變“乘法”,降一級運算).
了解到有關冪的兩個重要性質都有“使原運算僅降一級運算”的規律,可使自己更好掌握有關性質.
3.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注意啟發學生,不僅掌握法則,還要明確為什么.三種運算法則全講完之后,學生最易產生法則間的混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叫學生熟記法則之外,在學生回答問題和寫作業 時,注意解題步驟,或及時發現問題,說明出現問題的原因;要注意防止兩個錯誤:
(1)(-2xy)4=-24x4y4.
(2)(x+y)3=x3+y3.
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一)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冪的乘方性質并能應用它進行有關計算.
2.通過推導性質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通過運用性質,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4.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以及勇于創新的精神.
5.滲透數學公式的結構美、和諧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引導發現法、嘗試指導法.
2.學生學法:關鍵是準確理解冪的乘方公式的意義,只有準確地判別出其適用的條件,才可以較容易地應用公式解題.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準確掌握冪的乘方法則及其應用.
(二)難點
同底數冪的乘法和冪的乘方的綜合應用.
(三)解決辦法
在解題的過程中,運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感受、理解公式的聯系與區別.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復習同底數冪乘法法則并進行 、 的計算,從而引入新課,在探究規律的過程中,得出冪的乘方公式,并加以充分的理解.
2.教師舉例進行示范,師生共練以熟悉冪的乘方性質.
3.設計錯例辨析和練習,通過不同的題型,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七、教學步驟
(-)明確目標
本節課重點是掌握冪的乘方運算性質并能進行較靈活的應用
(二)整體感知
冪的乘方法則的應用關鍵是判斷準其適用的條件和形式.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1)敘述同底數冪乘法法則并用字母表示.
(2)計算:① ②
2.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1)引入新課:計算和 和
提問學生式子 、 的意義,啟發學生把冪的乘方轉化為同底數暴的乘法.計算過程按課本,并注明每步計算的根據.
觀察題目和結論:
推測冪的乘方的一般結論:
(2)冪的乘方法則
語言敘述: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
字母表示: .( , 都是正整數)
推導過程按課本,讓學生說出每一步變形的根據.
(3)范例講解
例1 計算:
① ②
③ ④
解:①
②
③
④
例2 計算:
①
②
解:①原式
②原式
練習:①P97 1,2
②錯例辨析:下列各式的計算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四)總結、擴展
同底數冪的乘法與冪的乘方性質比較:
冪運算種類
指數運算種類
同底冪乘法
乘法
加法
冪的乘方
乘方
乘法
八、布置作業
P101 A組1~3; B組1.
參考答案
略.
數學教案-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準確掌握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熟練應用這一性質進行有關計算.
2.通過推導性質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通過完成例2,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培養實事求是、嚴謹、認真、務實的學習態度.
4.滲透數學公式的結構美、和諧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引導發現法、探究法、講練法.
2.學生學法:本節主要學習冪的乘方性質和積的乘方性質,到現在為止,我們共學習了益的三個運算性質.冪的三個運算性質是整式乘法的基礎,也是整式乘法的主要依據,進行冪的運算,關鍵是熟練掌握冪的三個運算性質,深刻理解每種運算的意義,避免互相混淆,有時逆用冪的三個運算性質,還可簡化運算.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準確掌握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
(二)難點
用數學語言概括運算性質.
(三)解決辦法
增強對三種運算性質的理解,并運用對比的方法強化訓練以達到準確地區分.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一組絳習,以達到復習同底數冪的乘法、益的乘方這兩個性質的目的,讓學生互問互答.
2.推導積的乘方的公式,在推導過程中讓學生說出每一步的理由,以便于學生對公式的準確理解.
3.通過舉例來說明積的乘方性質應如何正確使用,師生共練以達到熟練掌握.
4.多種題型的設計,讓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全面準確地理解和運用該性質.
七、教學步驟
(-)明確目標
本節課重點學習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及其較靈活地運用.
(二)整體感知
通過對積的乘方運算性質的推導,加深對該性質的理解.掌握該性質的關鍵仍在于正確判斷使用公式的條件.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這兩個寨的運算性質,請同學們通過完成一組練習,來回顧一下這兩個性質:
填空:
(1) (2)
(3) (4)
學生活動:4個學生說出答案,同桌同學給予判斷.
【教法說明】通過完成本練習,進一步鞏固、理解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同時也為順利完成本節例2做個鋪墊.
2.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我們知道 表示 個 相乘,那么
表示什么呢?(注意: 中 具有廣泛性)
學生回答時,教師板書.
這又根據什么呢?(學生回答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也就是
請同學們回答 、 、 、 的結果怎樣?那么 ( 是正整數)如何計算呢?
;____________個
運用了________律和________律
________個 ________個
學生活動:學生完成填空.
( 是正整數)
剛才我們計算的 、 是什么運算?(答:乘方運算)什么的乘方?(積的乘方)
通過剛才的推導,我們已經得到了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
請同學們用文字敘述的形式把它概括出來.
學生活動:學生總結,并要求同桌相互交流,互相糾正補充.達成一致后,舉手回答,其他學生思考,準備更正或補充.
【教法說明】通過學生自己概括總結,既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訓練了他們歸納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師根據學生的概括給予肯定或否定,糾正后板書.
積的乘方,等于把積的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
運算形式 運算方法 運算結果
提出問題:這個性質對于三個或三個以上因式的積的乘方適用嗎?如
學生活動:在運算的基礎上給出答案.
【教法說明】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這是理解性質、推導性質的關鍵,教師在對學生回答給予肯定后板書.
3.嘗試反饋,鞏固知識
例1 計算:
(1) (2)
(3) (4)
學生活動:每一題目均由學生說出完整的解題過程.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教法說明】對例1的處理,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訓練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去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生“說”,教師“寫”的過程中,教師可隨時發現并及時糾正學生解題中出現的問題,如(1)(2)(4)小題中“-”號的處理,并強調解題程序以及冪的乘方性質的運用,同時提出把 著做一個數進行運算.
練習一
(1)計算:(回答)
① ② ③ ④
(2)計算:
① ②
③ ④
(3)下面的計算對不對?如果不對,應怎樣改正?
① ② ③
學生活動:第(1)題由4個學生口答,同桌或其他學生給予判斷.
第(2)題在練習本上完成,同桌或前后桌互閱,教師抽查.
第(3)題由學生回答.
【教法說明】通過第(1)題可檢查學生對性質掌握的熟練程度.第(2)題學生互閱主要是讓學生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若出現問題由同學指出,有時比老師指出效果要好.第(3)題中的錯誤是學生應用性質時易出現的,所以在學生回答時,教師對每個問題都應予以強調.
4.綜合嘗試,鞏固知識
例2 計算:
(1)
(2)
學生活動:學生分成兩組,每組各做一題,各派一個學生板演.
【教法說明】
學生已具備綜合運用性質的能力,讓學生嘗試解題,目的是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分組練習,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可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會更深刻.
5.反復練習,加深印象
練習二
計算:
(1)
(2)
學生活動: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找兩個學生板演.
【教法說明】此時學生已能準確運用冪的三種運算性質進行計算,但在計算過程中還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在學生板演時,師生共同訂正,可減少不必要的錯誤出現.
6.變式訓練,培養能力
練習三
填空:
(1) (2)
(3) (4)
(5)
學生活動:四人一組研究,討論得出結果,然后由小組代表說出答案.
【教法說明】此組題主要是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四)總結、擴展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請同學們談一下你對本節課學習的體會.
學生活動:談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或注意問題等等.
【教法說明】課堂歸納總結由學生來說,可以使學生上課聽講精神集中,還可以訓練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八、布置作業
P101 A組 4,5.
參考答案
4.(1) (2) (3) (4)
(5) (6)
5.解:(1)原式
(2)原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