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同步練習
四、 答案為c組。a 組“難者亦易矣”后句號應為分號;
b 組“溫”應寫作“慍”;
d 組“場園”應為“場圃”。
五、 c 組。c組停頓應為“蜀之鄙/有二僧”。
六、 a (×)孔子為春秋時魯國人。
b (×)韓非為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e (×)《錢塘湖春行》、《游山西村》的作者分別為白居易、陸游。
七、 1、 為:做
2、 迄:等到
3、 屏棄:摒棄
4、 常:常規,永遠不變的
5、 猶:還,尚且
6、 顧:難道;哉;語氣詞,表反問
八、 譯文:楚國有個到鄭國賣寶珠的人,用珍貴的木蘭木做成了盒子,又用桂椒香料加以薰蒸,用寶珠加以點綴,用玫瑰玉加以裝飾,用翡翠玉加以鑲嵌。鄭國人買了他的盒子,而退還了他的珠子。這可以稱作善一地賣盒子了,但不能稱作善于賣珠子。
九、本題答案不求一律,只要談出體會即可。提示:條件好的富者,并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條件不好的貧者反而實現了。可見理想的實現,不完全決定于條件的優劣。遠行的條件有二:一是客觀的條件,舟和車;二是主觀的條件,雙足和意志。前者要多年積錢去買;后者卻就在自己的身上。意志堅定的人,在艱苦的條件下,不怕艱險,用自己的雙足走路,終于實現了理想。意志薄弱的人,因怕艱苦,所以同樣有雙足,愿望卻無法實現。學習也是這樣,同樣有頭腦,有的人能刻苦努力,成了專家、學者,有的人不肯刻苦鉆研,終于毫無收獲。困難,在意志堅強的貧僧面前是老鼠;在意志薄弱的富僧面前卻變成了老虎。
十、例文及簡評:
傾聽水之訴說水分子折射出太陽的七色光彩——很美,很美,但它們凝聚成的透明的水珠,卻蘊含著另一種充滿力量的美。這是水的哲理。記得一個清晨,我驚喜地發現,在吊蘭纖細的花蕊上,凝聚著一個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照射下,放出奇異的光彩,含羞地笑著。“小露珠,你早!”我問它問好。“誰說我小,我都十幾億歲了!從地球誕生的那天起,我就存在了。”小水珠說。我目瞪口呆,只得洗耳恭聽。“聽我說,孩子。這個藍色小球(它竟稱地球是藍色小球),最初是一片汪洋。這蔚藍的海洋是生命的搖籃。無數小水珠匯集成大海,生命在海水中孕育,繁衍生息,然后有了陸地,直到一百多萬年前才有了人類。”唉,它似乎在為地球立傳呢。噓!接著聽它講:“人同有多美,天空湛藍如洗,云朵潔白似雪,地上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哪一個與水無關?我們以清澈的身影在自然中游歷著,有時是涓涓細流,有時是煙云縹緲,有時又是玉骨冰心。”哦,我已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美妙的想象中了。小水珠眨著眼睛,又一個故事打斷了我的思路:“我從大海的懷抱升到空中。我看著地上無垠的田地、山水,心里禁不住一陣喜悅,忽然,我看見一塊干涸的稻田在向我們求助。我和伙伴們剛要降雨人間,云彩把拉住我們:‘何必呢,干嘛不與我舞蹈于天空呢?’她似乎很自在。我們不愿意,她就用軟綿綿的身體包住我們,我們好像吃了mi魂藥,越來越沉。云彩繼續在跳她的舞,自我陶醉呢。可她哪里知道,我們正團結在一起,手挽手,肩并肩。終于擺脫了云彩,降落到稻田里。勝利了,云彩的得意舞姿早變作一個空影了。“有時,我們變成的冰晶,像玉屑似的,往下飄落。遇到了地面溫暖的氣息就又融化成原來的樣子為人間降甘霖了。人們在雨中歌唱,花兒綻開笑臉,新綠亮出光澤……他們在迎接我哪!雨過天晴,一道彩虹掛在天邊,你一定以為是仙女晾絲帶呢,其實是我們折射成的七色光。它美,是嗎?可總這樣怎么能滋潤萬物呢?于是我們一閃身就又變成原來的樣子了。我們水更愛自己凝聚成的純潔的外表和透亮的心靈、這樣更美。”啊,水的故事多美,水的聲音多美。聽,每一個露珠都在訴說,整個自然都在回響:七色光很美——很美,凝聚的水珠更美——更美。贊美這水的哲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