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成為學習的樂園
一、教材分析
這部分主要是教會學生正確認識、理解和掌握windows中的窗口操作,為適應以后課程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其內容都是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使用中必須用到的知識。知識點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小學生在實際應用時卻經常出錯。
二、學生分析
班上的學生大多數剛剛接觸計算機(有3個學生家里有,已經掌握一些基本操作)。
孩子的內心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設計出貼近生活,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自主地參與進來,孩子們就一定會樂學好學。
三、設計理念
未來的社會既需要學生具有獲取知識的能力,也需要學生具有應用知識的能力,而知識也只有在能夠應用時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識。為此,在現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必須用新課程的理念設計貼近學生生活、興趣的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讓學生在內心深處樂學、好學、全身心地融入教學活動中,真正的掌握知識,脫離以前老師“教死書”、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
四、教學目的
認知目標: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團結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激勵,體驗成功,發現學習的樂趣并且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
五、重點難點
窗口的移動、大小的調整
六、教學環境
多媒體教學網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廣播《貓和老鼠》動畫片片段
生:聚精會神地觀看
師:偷偷將動畫片最小化
生:大聲告訴老師:“電腦出問題了?”
師:“是電腦出問題了嗎?”將動畫片最大化,引出問題、進行講解
生:產生學習欲望
[設計意圖: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利用動畫片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學習最小化按鈕
師:同學們注意到了沒有,剛才老師動了一下鼠標,然后動畫片才沒有的?
生:爭著、搶著回答(有的學生注意到了,有的學生實際上已經會了)
師:演示使用最小化按鈕
生:仔細觀察、學習
師:請大家打開“美景1.jpg”文件練習最小化的方法
生:練習
師:教師巡視,指導
師:歸納最小化按鈕的用途、名稱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演示,學生操作,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最小化按鈕的使用方法和名稱的由來。]
(三)學習最大化與關閉按鈕
師:在最小化按鈕旁邊還有兩個按鈕,分別有什么用途?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試一試,鄰桌之間互相說說新發現
生:學生嘗試練習、互相交流
師:教師巡視
師: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說說自己的新發現
生:學生演示操作最大化按鈕與關閉按鈕的方法,講解它們的用途
師:總結強調,最后按照“最小化”按鈕的名稱引導學生給出這兩個按鈕的名稱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探索,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嘗試著去解決問題,最終掌握操作的方法,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學習改變窗口的大小
師:現在我讓大家看一個圖片,大家猜一猜這是我們美麗家園的哪個地方?這可是我們遷安最美的地方,同學們肯定都去過
師:將事先準備好的“美景2.jpg”文件打開(只露出一小角),然后逐漸將窗口調大,隨著窗口的不斷調大,讓學生猜這是什么地方,看誰能最先得出結果,最終有學生猜出“這是我們的廣場”
生:學生積極回答
師:給出改變窗口大小的方法,教師演示,讓學生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