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實驗》等教案(本單元)
4、 布置作業:熟讀課文,做“探究、練習:一”。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1、 檢查復習《以蟲治蟲》。
2、 交流有關預習內容。
3、 討論學習《梵天寺木塔》
(1) 對照注釋,自己疏通課文
對照注釋,通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字詞,查字典或提出疑問。
(2) 集體朗讀課文,學生翻譯課文
提示重點字詞句:
布:鋪、排。 故如此:所以這樣。
貽以金釵:即以金釵貽(之),把金釵送給她。
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只要逐層鋪好木板,用釘子釘牢,就不會晃動了。但,只。訖,終了,完畢。實,使堅實。
人皆伏其精煉:人們都佩服他的高明。伏,通“服”,佩服。其,他。
(3) 結合“探究、練習:二”,討論本文在人物刻畫上的特點。
提示:
《梵天寺木塔》寫人著墨不多,卻很生動。工匠的“密使其妻”和喻皓的“笑”都很傳神的表現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工匠對于塔動這一情況束手無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去見喻皓的妻子,請求喻皓的幫助。這一行動把匠師的用心良苦表露無遺。喻皓的“笑”則表現了他解決這一問題的輕松,胸有成竹。
4、 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做好“探究、練習二、三”
鎮江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初中語文學科集體備課教案
《論語》八則
執筆:鎮江三中 湯毅
一、 教學目的:
1. 體會學習的態度和方法。
2. 了解古代語錄體散文的特點。
3. 誦讀欣賞。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 掌握基本字詞的含義
2. 理解其中蘊涵的思想內容。
三、 課前準備:
1. 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古人談學習的成語、明言警句,課上交流。
2. 準備本課的朗讀磁帶,收錄機。
3. 《論語》、孔子等有關文化常識。
四、 教學時數:一課時。
五、 學法指導:指導朗讀,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含義。背誦、積累,要求熟讀成誦,正確默寫,并能靈活運用。
六、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古人談學習的成語、明言警句,抓住其中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知新”“不恥下問”“舉一反三”等成語引入《論語》。
(二)、教師簡介《論語》、孔子等有關文化常識,播放朗讀磁帶,指導學生自讀課文,并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
(三)、誦讀欣賞。
1. 學生齊讀。
2. 教師針對齊讀中存在的問題一一指正;范讀;領讀。
3. 聽朗讀磁帶,自讀兩遍;齊背一遍。
4. 教師指導美讀,指名學生朗讀。
(四)、指名學生翻譯,教師適當點撥,扼要分析,最后歸納總結。
(五)、鞏固。進行背誦默寫比賽。
鎮江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初中語文學科集體備課教案
寫 作
執筆:鎮江三中 湯毅
一、 教學目的:
學會說明小制作,掌握其說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