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麥穗》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生:不是。她們“依依順順地嫁了出去”。
師: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什么呢? (學生臺下討論)
生1:她們很慘。 生2:她們為什么不反抗?
師:很好,有同學問她們為什么不反抗。有沒有同學可以回答的?
生1:是封建思想束縛。 生2:性格懦弱。 生3:她喜歡的人不喜歡她。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有創意。其實她們所處的農村思想應該比較保守,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她們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從她們的“依依順順”又可以看出她們的性格還是比較柔順。但不管怎么樣,我們都可以看出這個場面比較悲傷。我們在處理劇情的時候,可以用蒙太奇的手法將它表現出來。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蒙太奇嗎?
生:一種電影的表現手法。
師:當我們在描述一個主題時,我們可以將一連串相關或不相關的鏡頭放在一起,以產生暗喻的作用,這就是蒙太奇。我們通過蒙太奇就可以表現出姑娘們揀麥穗時的心態了。
師:接下來我們要來安排第二個場景。請第二組同學來給大家演示他們拍的電影。
第二組同學
生1:第二個場景是小女孩和二姨的對話。
生2:剛開始先給這個小女孩先來個特寫鏡頭。
生2:(繼續)這個小女孩很天真、很可愛。 她一邊揀麥穗,一邊追趕著螞蚱和蝴蝶。
師:很好。這同學懂得利用拍電影常用的特寫鏡頭來表現小女孩的形象。那接下來呢?
生3:可以看到是一群農村婦女在田地里勞作。 她們看到小女孩也揀麥穗就跟她開玩笑。
生4:二姨“賊眉賊眼”問小女孩為什么揀麥穗,她說要備嫁妝。然后二姨又問她要嫁給誰。
師:為什么二姨的表情是“賊眉賊眼”的?這可以看出這包含作者什么感情?生1:厭惡。
生2:二姨喜歡開玩笑,所以小女孩不喜歡她。師:那小女孩怎么回答二姨的話呢?
生:賣灶糖的老漢。因為他有糖吃。(笑聲) 師:那接下來由第三組同學跟我們描述第三個場景了。
生1:第三個場景出現了賣灶糖的老漢。
師:課文中是怎樣描繪他的?
生1:“臉上的皺紋一道挨著一道,順著眉毛彎向兩個太陽穴,又順著腮幫彎向嘴角。那些皺紋,給他的臉上增添了許多慈祥的笑意。當他挑著擔子趕路的時候,他那盡顯舊時遺風的齊頸白發,便在剃得如半個葫蘆樣的腦袋后面隨著顫悠悠的扁擔一同忽閃著。”
師:課文這樣描繪有什么特點呢? 生1:很形象、生動。 生2:很傳神,把人物寫活了。
生3:栩栩如生。她描寫老漢的皺紋,不是單純的描寫它多,而是很形象的描繪出它在臉上的分布。寫他的白發,是寫到它的“齊頸”,“在剃得如半個葫蘆樣的腦袋后面” ,“忽閃著”。
師:大家的回答都很貼切,而且越來越深入。作者的文筆是很細致、形象、生動。正是通過這么細膩的描繪,我們對老漢的外表就很熟悉了。拍電影時,我們就可以將一個這樣的老漢搬上屏幕了。那么接下來,就是小女孩和老漢的對話了。他們講了寫什么呢?
生2:做媳婦的事。
師:你們覺得老漢真想小姑娘當他媳婦嗎?
生:不是。
師:那為什么老漢還是很疼小女孩。每次見她都帶小禮物給她呢?
生:因為老漢沒有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