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長大的玩具》教案
3.將閱讀與自我評價相結合,使閱讀成為學生思想、情感的一種需要。
4.通過與作者的對話,展開豐富的想象,體會文章語言的深意,進而理解文章豐富的思想內涵。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豐富的思想內涵。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良好閱讀方法對理解文章內容所起的作用。
[教學安排]
講,講講自己喜愛的玩具并作出喜愛的原因。
說,說說三篇文章所記敘的內容及作者喜歡玩具的原因?
想,想想作者為什么到了成年還不能忘記兒時的這一段經歷?使作者魂牽夢繞的到底是什么?
評,評評不同時代的玩具,評評不同時代的孩子。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如果你這時走入大商場,你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哪?你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最喜歡的禮物是什么?你能描述一下現在玩具的特點么?
2.學生回答。
學情估計:①能說出自己喜歡的玩具。②超出了玩具的范圍,擴大成自己喜歡的東西,如唱碟等。③能說出自己喜歡的玩具,但不能傳達出自己的情感。④能夠對玩具進行描述,體現出現在玩具的特點并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教師應對的辦法:①要求說出為什么喜歡的原因,告訴學生表達應有理有據。②明確玩具的概念:專供兒童玩的東西。如唱碟、游戲軟件就不是玩具。③提示學生:你是如何對待玩具的?玩具使你的心情如何?幫助學生傳達出對玩具的感情。④提示學生:你的玩具有什么特點?你能描述出玩具的可愛么?你對玩具的樣式、功能、特點、種類有怎樣的看法?以幫助學生清楚的表達。
3.朗讀課文,落實基礎。
自由朗讀(要求用符號在不認識的字或讀不準的字旁邊做記號,然后查字典正音。)
抽查朗讀(檢查落實。如:覬覦、慷慨、泥塑、拂、削、遐想、甲胄、拽、怠慢、死乞白賴)
示范朗讀(學生范讀文章或段落。提示學生從讀音、停頓、語氣、快慢等方面來感受。)
4.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提問:朗讀了課文,你能告訴我作者都寫了些什么?
學情估計:《豬蹄兒燈》、《抽陀螺》有記敘的事情,又有標題提示,所以概括起來較容易。而《兔兒爺》沒有相對集中的事件,所以把握內容難一些。
應對的辦法:提示學生扣住標題思考,文章的內容一定是寫兔兒爺,再關注文中的關鍵語句,第二自然段中“最引起我們孩子家興趣的,就數泥塑兔兒爺了”領起了下文幾個段落。而第五自然段“對兔兒爺的喜愛,除了源于對生活中真實的小白兔的溫情外,還由于兔兒爺多了幾分童話色彩。”一句概括了這幾段的內容。經整合由此推出《兔兒爺》一文的內容是寫兔兒爺因其溫情和外觀造型的童話色彩引起我們濃厚的興趣。
明確文章內容:①自己制作豬蹄兒燈。②抽陀螺。③兔兒爺因溫情和外觀造型的童話色彩引起我們濃厚的興趣。
④再讀課文,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
提問:在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你覺得作者傾注情感最多,最值得我們去揣摩、思考的內容是什么?你能不能用三個詞體現出這一重點內容?
自己制作豬蹄兒燈(過程)
抽陀螺(感覺)
兔兒爺因其溫情和外觀造型的童話色彩引起了我們濃厚了興趣(原因)
根據重點提示仔細研讀相關內容以這樣的句子“我喜歡……是因為……”回答出作者喜歡這三樣玩具的原因。
明確:①我們喜歡豬蹄兒燈,是因為豬蹄兒燈是自己制作的,照得比別的燈遠,它讓我們很驕傲。②喜歡抽陀螺,是因為抽陀螺的感覺很刺激,很解氣。③喜歡兔兒爺,是因為兔兒爺很溫情,而且有著能引起我們遐想的外觀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