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課堂教學實錄
師:這一點對同學們來說可能有點困難,我先舉個例子。比如“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tiāo)著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時他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慢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重終點作著最后的沖刺。”(師讀得有氣無力)
生:不能這樣讀!(一齊喊出來)
師:為什么不能這樣讀?
生1:應該讀出感情。
師:讀出怎樣的感情?
生1:讀出對夏天的贊美之情。
生2:挑、舉、匍匐這幾個詞可以重讀,這樣會好一點。
師:好在哪里?
生2:可以把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的可愛神態讀出來!
師:那老師請你把這一部分讀一讀?
生2:讀課文(讀得很有感情)
師:大家說他這樣讀好不好。
生齊說好!
師:那我們大家一起把這兩句讀一讀!
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師:老師給你們三分鐘的時間,你學著老師的樣兒,也從文中找出一處你最欣賞的語句,品味作者的感情!
(大屏幕: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品味作者表達的感情)
生1:我覺得“麥子打完了,該松一口氣了,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他們的肩上挑著夏秋兩季。”這里體現了對勞動者的贊美之情。
師:你再讀一遍,試著讀出這種贊美之情。
生1讀課文。
師:讀得很好!還有哪位同學來說說?
生2:“那夏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蘊涵了作者對夏天的贊美,喜愛!
師:你讀得很好,能再讀一遍嗎?
(生再讀課文)
生3:“輕飛曼舞的峰蝶不見了,卻換來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
師:還有什么要說嗎?
生3:沒有,我覺得這句話寫得很美。
師:這里也包含了作者的對大自然的對夏天的熱愛之情!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怎樣?
(師生齊讀課文)
師:總結一下同學們回答的內容,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贊美夏季、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同學們,這么好的文章我們怎么能不帶著強烈的感情再大聲地朗讀一遍呢?
(大屏幕:熱愛自然、贊美夏季、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
(生大聲地朗讀課文)
師:作者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從勞動人民的角度出發來感受夏天,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大屏幕:作者簡介:1946年生于山西
現任:
•新聞出版署副署長
•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
•全國記者協會常務理事)
師:梁衡的官位很高
(大屏幕:梁曉聲在《靜夜時分的梁衡》里對梁衡的評價:
•梁衡很謙虛
•梁衡待人誠懇
•梁衡品格高尚得令人心顫
•梁衡的百姓心不需要強調)
師:你有什么感想?
生:作者關注百姓。
師:是啊,難怪他在文章的結尾要那樣寫了,一起把第五段讀一讀!
(生齊讀第五段)
師:我們再來讀一首詩歌。
(大屏幕:山亭夏日[唐]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生輕聲吟讀《山亭夏日》)
師:與我們課文相比,你有什么感想?
生1:都寫得很美。
生2:也許梁衡是個積極向上,喜歡轟轟烈烈的生活的人,而高駢是個閑情逸致的人。
生3:山亭少了一種緊張、熱烈、急促。
師:都說得很好!梁衡寫了很多的內容來表現夏天的緊張、熱烈、急促,除了他所寫的這些內容,你還能想出其它的有夏天特點的景觀和勞動場景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