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燈》教案 2份(附相關資料)
2.“這朦朧的桔紅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但這小姑娘的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覺得眼前有無限光明!崩斫膺@句話,不要忽略以下 ──①由小桔燈想到小姑娘,聯想具有必然性(特定的政治背景使然);這一聯想的意義在于使文章的“神”由此顯現出來了。②寫實性語言與抒情性、議論性語言的自然銜接、融合是散文重要的行文特點。教師應該把這帶有規律性的知識講清楚,以指導他們今后的寫作。
3.下面一段話中兩個“好”字的意義比較──
她又好像安慰我似的說:“不久,我爸爸一定會回來的。那時我媽媽就會好了!彼眯∈衷诿媲爱嬕粋圓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們大家也都好了!”
前一個“好”字,沒有特殊含義,就是指“病痊愈了!
后一個“好”字,包含著小姑娘的美好希望──反動派完蛋了,苦難的日子過去了,全家人、周圍所有的窮人、好心的人們都能有幸福的生活。
《小橘燈》資料:主題研究
本文通過對一盞小桔燈的回憶,敘述了小姑娘一家在解放前的悲慘遭遇,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贊頌了小姑娘在艱難境遇中所表現出的“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顯示了作者當時對祖國前途無限光明的堅定信心。
爸爸失蹤,媽媽又臥病在床,在這雙重打擊面前,小姑娘表現了出乎尋常的“鎮定、勇敢、樂觀”,她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不久,爸爸會回來,病會好,“我們大家也都好了”。她心中有一盞明燈,現在,她又把這盞燈傳到“我”手里,照亮了夜路,使“我似乎覺得眼前無限的光明”。小姑娘的不幸,讓我們深感痛心而譴責殘酷的現實;小姑娘的迅速成長,又使我們感受到了時代脈搏,看到了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作者把小桔燈作為小姑娘性格特征的形象寫照,把小桔燈在黑暗中發出的“朦朧的桔紅的光”和小姑娘的精神對“我”的鼓舞聯系起來,使作品的主題思想凝聚附麗在小桔燈上,很好地揭示了主題。
《小橘燈》資料:作者自述
《小桔燈》是我在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九日為《中國少年報》寫的一篇短文。那時正是春節將至。所以我在這篇短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到春節,也講到春節期間常見的“燈”。
文章的中心事實,就是后面從“我的朋友”口中說出的:“去年山下醫學院里,有幾個學生,被當作共產黨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蹤了,據說他常替那些學生送信!
故事就用了重慶郊外的歌樂山作為背景?箲鹌陂g我在那里住過四年多。歌樂山下,有一所醫學院,我認識這學院里的幾位老師和學生。山上不遠有一塊平地,叫做蓮花池,池旁有一個鄉公所,樓上有公用電話,門外擺著一些賣水果、花生、雜糖的攤子,來往的大小車子,也常停在那里。
故事里上場的只有三個人,我和那個小姑娘還有“我的朋友”。我把“我的朋友”的住處,安排在鄉公所的樓上,因為我去拜訪這位朋友,而她又不在,由此我才有和那個上姑娘談話的機會,知道了她父親的名字和她的住處。
這個小姑娘是故事中心人物,她的父親是位地下黨員,因為黨組織受到破壞而離開了家,她的母親受到追蹤的特務的毆打而吐了血。這場事變里,這個小姑娘是鎮定、勇敢、樂觀的。這一場,我描寫了她的行動:比如上山打電話、請大夫、做小桔燈,寫了她對我的談話:“不久,我爸爸一定會回來的,那時我媽媽就會好了”。這“一定”兩個字表示了她的堅強的信念,然后她用手臂揮舞出一個大圓圈,最后握住我的手,說那時“我們大家也都好了!”也就是說:不久,全國一定會得到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