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燈》教案 2份(附相關資料)
天黑了,“我”要走了,小女孩用敏捷動作:“拿”、“穿”、“挑”、“點”、做起一盞小桔燈遞到“我”手里,說:“天黑了,路滑,這盞小桔燈照你上山吧!”
在這些充滿了激情的動作里,在這句蘊含了詩情的話語里,在這盞奇異的小桔燈上,閃耀著多么動人的“愛”的光華,寄托了多少惜別的深情!
正是在這分手的瞬間,正是在這盞桔燈融融的光亮里,小女孩的靈魂露出了最燦爛的火花!她對前途充滿樂觀,充滿希望:“不久,我爸定會回來的。這時我媽媽就會好了。”對“大家”的未來也抱有堅定的信念:“她用小手在面前畫一個圓圈”,“按到我的手上”,說,“我們大家也都好了!”這個八九歲小姑娘天真的動作和語言所揭示的,是好生活的信念,是她崇高的精神境界。小桔燈,就是她希望的象征,精神的象征,就是這個光明的小姑娘的化身。
作者情感的波濤在胸中洶涌、激蕩,終于沖開了感情的閘門,匯成了一股直抒胸臆的浪濤:“這朦朧的桔紅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但這小姑娘的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覺得眼前有無限光明!”這已不再是同情,也不僅是喜愛,而是對一個站在沉沉黑夜中熱切盼望天明的勇敢者的贊美,抒發了年長者對可敬的年幼者的崇敬之情。
第三部分。結尾。“我”懷念小姑娘。
冰心用最樸素的,也是最感人的語言寫了這樣的一段話:當夜,我就離開了山村,再也沒有聽見那小姑娘和她母親的消息。
但是從那時候起,每逢春節,我就想起那盞小桔燈。十二年過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來了。她媽媽也一定好了吧?因為現在我們大家都好了!這里表現的,是對于長別的惋惜之情,對于小友的惦念之情。感情的浪濤平息了,卻沒有隨歲月的流逝而消失,只是化作了脈脈清泉滲入心底,在胸中久久地回蕩起伏。使我們讀的人也止不住心頭強烈的思念,為小姑娘美好的今天欣喜、祝福。
朱自清認為,感情是散文的生命,讀《小桔燈》,我們深有此感。
一個形成了自己風格的散文家,他的抒情總是有他自己的特色。冰心的抒情特色是細膩、親切。在她的作品中蘊藏著一種溫柔的情思,似三月幽蘭,馨香沁人心脾;如縷縷輕云,縈回在明凈的藍天。
一篇好的散文,作者的感情總是滔滔不盡,涓涓不斷,流貫通篇,與故事和人物揉合在一起,形成一條抒情的線索。憐──愛──敬──念,是《小桔燈》作者感情的波瀾,也是推動情節發展,鋪墊人物形象的一道抒情的脈絡。
(三)相互襯托,交相輝映
相互襯托,相交輝映,是《小桔燈》又一個值得稱道的特色。散文雖然不一定需要象小說那樣,為人物塑造典型環境,但是敘事散文也應該把它的人物和事件置于一定的活動場所。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在《小桔燈》中“我”和小姑娘、小姑娘的處境和她的精神、自然環境和小桔燈之間的相互襯托,成功地創造了迷人的意境。
《小桔燈》中的小姑娘,始終在同“我”的交往中出現,她的音容舉止都是通過“我”的觀察表現出來,而“我”的情感又伴隨著對小姑娘的描寫而逐步流露。二者交相輝映,相輔相成,構成了立體感的藝術境界,加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為了揭示小姑娘的精神世界,刻劃她內心的美,文章除了直接描寫她的言談舉止外,作者還著意給我們描繪了她的生活環境,這是對她內心世界的有力襯托,小姑娘的坦然、樂觀、自信的精神,不正是在她生活的逆境中越發顯示出耀眼的光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