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學習要點
第8至9段說明在自然選擇中昆蟲所起的重要作用。第8段先用設問和一句話概括作答,再說明億萬年前裸子植物的花的特點—依靠風力傳粉受精。接著說明后來出現的被子植物的花在構造、色澤、形狀和香味方面的特點;介紹色澤列舉花瓣的黃色、白色、其他顏色而不提“紅色”,為第9段進一步說明紅花的出現作了鋪墊。最后援引詩句“蜂爭粉蕊蝶分香”點明昆蟲在被子植物的花的演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自然引起下文。第9段具體說明昆蟲采蜜傳粉的特殊習性:“經常只采訪同一種植物的花朵”,接著說明這種習性對于植物“異花傳粉,繁殖后代”,“固定種的特征,包括花的顏色”所起的保證作用。然后用設例的方法,通俗地說明了植物與昆蟲之間的互補關系:開有“紅色比較顯著”花朵的植物吸引“昆蟲的注意”,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昆蟲為這種植物創造出“純一、顯著、鮮艷的紅色花朵”。“經過無數代”“悠長的歲月”,說明自然選擇變化緩慢,需要漫長的時間。這既照應第7段的“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又為下文說明人工選擇的優越性作了鋪墊。“純一、顯著、鮮艷”這三個詞修飾“紅色花朵”,“純一”從品種上說花種純粹,“顯著”從程度上說花色顯眼,“鮮艷”從色澤上說花色光彩美麗。最后小結昆蟲參與自然選擇的作用—“造成各種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種不同的花色”。
第10段著重說明人工選擇在加速花色變化進程中的作用。先用設問句和一句概括作答,再用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相比較,突出人工選擇的優越性。然后列舉牡丹、大麗花和虞美人三個典型事例,從時間長短、形狀色澤、品種優劣等方面將自然生長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進行比較,突出了人工選擇的顯著成就。
綜觀這一層內容上的聯系,第7段是從進化的觀點來說明花兒呈現紅色的原因的。它告訴人們,億萬年前裸子植物的花是綠色的,在經過了漫長的“進化途程”后,才出現被子植物的紅色的花。花的“進化”離不開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再看這一層形式上的特點,一是回答“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設問,第7段用“從……的觀點來考察……”的句式,第8段用“從……學說來看……”的句式,第10段則用“最后要歸功于……”的句式。二是它們都不同程度地采用從古到今的縱向順序。因此,第7至第10段應視為第二部分的第二層。
第三部分(第11段):概括花兒紅的原因,總結全文。這一段是個遞進復句,總說“花兒這樣紅”的原因,前一分句概括上文第2至9段的內容,后一分句概括上文第10段的內容。“杰作”一詞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肯定了大自然的偉力,但比較起來,前者顯示作用緩慢,后者成果顯著,所以先用“是”再用“更是”表示遞進。作者的原文在《光明日報》發表時,沒有這一段。課文改編者增添這段文字,意在突出科學技術在改造自然中的威力,激發青少年學科學的熱情與興趣,增強說明效果,同時,使全文結構嚴謹,渾然一體。
七、重點語句分析
1.花朵的紅色是熱情的色彩,它強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奮。
怎么理解“紅色”能“令人精神振奮”?科學工作者研究發現,顏色不僅會使人產生冷暖、輕重、遠近、大小等物理感覺,而且確能引起人的情感變化。這是因為,作為自然界客觀存在的各種色彩,雖然本無所謂感情、情緒,但當人們在認識、改造自然中,逐步在心理上對自然景物的顏色產生一定的感情反應,各種色彩便包含了情感因素。拿花朵來說,紅色與橙色的花朵往往使人興奮,象征著希望和幸福,愛情和快樂,至于其他色彩如綠色是中性色彩,具有青春的活力,使人安靜,青色代表著純潔、高尚,同時也給人們涼意,使人沉靜、鎮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