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遠景圖》學習活動方案
新課程七年級語文學科學習活動設計第18課 《橋梁遠景圖》學習活動方案
設計者:瀘州市江陽西路學校 李華偉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橋梁相關知識,掌握打比方、作詮釋及了解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體味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及生動性,領悟科學而大膽的想象。
2、過程與方法:自主收集、篩選信息,合作理解橋的基本結構及其說明方法,探究科學而大膽的想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會合作,勇于探究,主動積極;培養以科學的態度大膽想象的意識。
二、學習重點:
1、打比方、作詮釋、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及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
2、以科學為前提的大膽而合理的想象。
三、學習難點:
1、想象的科學性。
2、合作探究的意識。
四、學習準備:(主動收集篩選信息活動)
1、收集并篩選有關文字圖片信息。
2、觀察各類橋梁,采訪造橋人。
五、活動過程:
(一)、認清橋梁(比一比:誰說得最準確、形象)
1、活動目的:認清橋梁的基本結構,掌握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為學習描繪“橋梁遠景圖”部分打好堅實基礎。
2、活動方法:組內交流收集并篩選后的相關信息 小組派代表用一句話概述橋的基本結構 比照原文,合作探討 認清橋的基本結構,把握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3、活動時間:在教師導入后進行,約用12分鐘完成。
(二)、暢談遠景(試一試:誰講得最透徹、生動)
1、活動目的:領悟科學而大膽的想象及掌握作詮釋,了解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培養合作、探究的意識。
2、活動方法:歷數一般橋梁的缺點 速讀4~12段并為(九個)小組選定探究內容 合作探究選定內容 代表闡釋(當老師) 自由發言,歸納想象的科學與大膽及其說明方法(達到目標)。
3、活動時間:在第一次活動之后進行,約用18分鐘。
六、效果測評(評一評:誰想得最科學、大膽):
1、為建瀘州y型大橋說理或為在××處建橋說理(說明建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好運用本文的說明方法)。
2、“……遠景圖”為題,說一段話,進行某一方面科學而大膽的想象(最好運用本文的說明方法)。
注:此測評在第二教時使用。
七、學習資源鏈接:
古代橋梁建筑的奇跡——趙州橋
馳名中外的趙州橋是總工程師李春帶領工匠在公元591—599年間建造的。直到1955年修繕前,仍在通行現代載重汽車。
趙州橋突出的成就,是開創了在大拱的兩肩上對稱地疊置四個小拱的所謂敞肩式石拱橋形式。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拱橋的重量,有利于基礎的受力,提高排泄洪水的能力,而且也增加了橋梁的美感,使橋形外觀顯得“線條柔和,構造空靈,既穩重又輕盈,寓雄偉于秀麗”。從力學角度分析,趙州橋這樣的布置,可使拱券各截面在橋的自重作用下,只承受壓力,而不承受拉力,這對于受壓性能良好的石拱來說,應是最合理的布置方案了。